万万没想到!江西,男子家里丢了20头牛,一直没找到,两个月后他在山上远远看见一群牛,试着唤了一声,没想到这群牛立刻跑了过来,正是他之前丢的。 五月份的时候,陈先生赶着八十多头牛上山吃草。傍晚清点时,发现少了二十多头。 他举着手电筒在山里找到半夜,连根牛毛都没见着。 接下来两个月,他天天往山里钻,鞋底磨破了好几双,可这群牛就像人间蒸发似的。 七月底,陈先生照例进山找牛。翻过一道山梁子,远远望见对面山坡上有片移动的黑点,可不就是那群牛! 他扯嗓子喊了一声,领头牛耳朵一竖,二十多头牛哗啦啦全朝他奔过来了。 陈先生事后直拍胸口:“当时腿都软了,生怕它们扭头又跑!” 网友乐了:“牛群怕不是组团旅游去了?”也有人感慨:“放牛娃的嗓子才是真GPS!” 牛能找回来,靠的可不是运气。这些牛打小跟着陈先生,早把他的声音当“开饭铃”了。 牛对饲养人的声调、气味有长期记忆,哪怕隔几个月,听见熟悉的吆喝照样认主。这可比电子项圈靠谱,毕竟山里信号弱,要是项圈早没电了。 陈先生俩月不放弃,藏着庄稼人的生存账。二十多头牛值三十多万,顶他三五年的收入。 农户的“犟劲儿”,背后是“牛就是半个家”的实打实压力。 不过这事也暴露放牧的老问题。八十多头牛就一人看管,顾头难顾尾。 陈先生该学学内蒙古牧民,用蓝牙铃铛分群管理,手机能查牛群位置,省心还少惹事。 说到底,牛认得路是本能,人找对路才是本事。靠山吃山的活计,光使蛮劲不行了。 毕竟嗓子要亮,脑子更要活泛! #80多头牛失踪20多头 俩月后寻见#
这才是凉山彝族的真实生活!四川凉山,男子一家六口去山上挖土豆,中午挖累了,地上铺
【460评论】【230点赞】
鸿金
小时放牛,也经常丢失牛,也是过几天才找得。
用户85xxx42
现在山上野放不允许了吧
zcicbc
没多带回来几头,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