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要用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尽可能的消灭对方的有效人口。

之年爱八卦 2025-08-09 22:16:21

俄乌战争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要用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尽可能的消灭对方的有效人口。 ​你看看俄罗斯的3000公斤级FAB-3000炸弹的恐怖威力,光装的炸药就高达1.4吨,爆炸范围方圆100米范围人畜不留,即使不被炸死也被震死。 ​用这个大杀器,专门打击防御工事、桥梁、部队集结点,效果那是相当的好啊! 当FAB-3000在哈尔科夫炸出直径46米的弹坑时,西方军事观察家第一次意识到——现代战争的逻辑变了。这不是精准打击,而是工业时代的暴力美学,用3吨钢铁和1.4吨炸药书写简单粗暴的战场方程式。 但掀开这朵死亡蘑菇云,看到的却是俄军的战略困境。每枚造价20万美元的滑翔炸弹,实际命中精度超过50米,俄军不得不用数量弥补精度——就像赌徒押注时疯狂加码,炸偏了没关系,炸得够多总能蒙中。 乌军无人机操作员的尸体还埋在库拉霍沃的废墟里,70条生命换来的战报只有冷冰冰的“摧毁敌有生力量”。没人告诉莫斯科,培养一个合格无人机操作员需要18个月,而生产线造一枚FAB-3000只要72小时。 更讽刺的是,这种“灭口式打击”正在加速俄军的技术退化。当苏-34挂着古董级的自由落体炸弹出击时,美军B-21隐形轰炸机已在测试人工智能瞄准系统——21世纪的战争,终究是算法战胜吨位的游戏。 看看顿巴斯的地面战场就知道了。俄军每天倾泻上万发炮弹,乌军却用5000美元的FPV无人机专打坦克顶盖。价值500万的T-90被农用电机改装的飞行炸弹终结,这种效费比悬殊的猎杀,才是现代战争的真谛。 西方军工厂的困境更说明问题。北约155毫米炮弹月产能仅3万发,不到俄军一周的消耗量。但当乌克兰用3D打印零件组装无人机时,俄罗斯的钢铁洪流突然显得笨拙而奢侈。 日内瓦公约组织的报告撕开了残酷真相:2024年俄军重型炸弹造成的平民伤亡中,83%发生在标注“无军事价值”的区域。那些被冲击波震碎内脏的儿童,永远无法理解“有效人口”的军事术语。 莫斯科忘了,战争从来不只是武器的较量。当FAB-3000炸毁第聂伯河大桥时,河对岸的乌克兰农民正用星链终端为海马斯提供坐标——这个时代最致命的武器,早就装在了每个人的口袋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76

评论列表

明月

明月

1
2025-08-10 00:00

支持俄乌继续死掐。

猜你喜欢

之年爱八卦

之年爱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