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爱了16年,张怡宁正绚烂如花,大20岁的丈夫徐威却衰老萎缩 前阵子,国乒功勋

胜晨聊历史故事 2025-08-09 21:20:17

恩爱了16年,张怡宁正绚烂如花,大20岁的丈夫徐威却衰老萎缩 前阵子,国乒功勋教头李隼嫁女儿,那场面,体育圈的大佬基本都到齐了。可全场最抢镜的,你猜是谁?没错,还是那个女人——“大魔王”张怡宁。 都2025年了,张怡宁这名字一出来,还是自带流量。她当天穿了身改良旗袍,整个人状态好到发光,哪儿像44岁的人?那身段,那气质,跟当年在赛场上那个眼神能“杀人”的女孩比,多了几分温润,但那股子劲儿,还在。 可镜头一转,拍到她旁边的丈夫徐威,画风就有点突变了。64岁的徐威,头发白了不少,身形也明显发福,最让人揪心的是,他在现场不停地咳嗽,时不时得用手捂着嘴,一脸的疲态。跟精神焕发的张怡宁站一块儿,那20岁的年龄差,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特别扎眼。 照片一上网,评论区就炸了。有人心疼徐威,说“姐夫要注意身体啊”,也有人替张怡宁“不值”,说“大魔王风华正茂,丈夫却老态龙钟,看着像两代人”。 说真的,这种“不看好”的声音,从16年前他们结婚那天起,就没断过。 咱们把时间倒回2009年。 那会儿张怡宁是谁?是刚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双料冠军、世界排名第一、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乒坛女王。她才28岁,事业如日中天。而徐威呢?48岁的香港金融富商,离过婚,比她大了整整20岁。 这俩人要结婚的消息一出,所有人都懵了。大家想不通,张怡宁要钱有钱,要名有名,干嘛要嫁一个“老男人”?当时各种难听的猜测都有,说她“为钱低头”、“嫁入豪门图安逸”,港媒的标题更损,直接说她是被富豪“收编”了。 但张怡宁是什么人?她是在赛场上连让球都演不明白的“耿直girl”。她做的决定,从来只听自己内心的。 婚礼办得相当神秘,但阵仗极大。主持人是崔永元,邓亚萍、王楠、刘国梁、孔令辉这些国乒的顶梁柱全来了。据说所有工作人员都签了保密协议,就是不想让外界的嘈杂打扰他们。 婚后,张怡宁真的就“消失”了。她跟着徐威去了香港,放弃了巅峰状态,选择回归家庭。很多人觉得,一个曾经在世界之巅的强者,跑去给一个男人洗手作羹汤,太可惜了。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徐威给了张怡宁什么。 张怡宁职业生涯一身伤病,腰、膝盖、肩膀,没一处好的。退役后,是徐威陪着她到处找顶尖的医生做康复,亲自学按摩推拿,雷打不动地帮她护理。这份体贴,比多少甜言蜜语都实在。 张怡宁想读书,他就全力支持。2011年,他陪着张怡宁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读书,一个商界大佬,甘愿陪着老婆当“书童”。 这份踏实和被珍视的感觉,可能才是张怡宁最想要的。她曾坦言:“我就是觉得他特别合适我。我喜欢成熟的,他正好符合我所有的要求。”你看,感情这事儿,外人看的是条件,当事人感受的是合不合脚。 16年,弹指一挥间。他们有了女儿“俏俏”,又在2019年添了个儿子,凑成一个“好”字。 曾经那个眼神凌厉的“大魔王”,彻底变成了一个温柔的母亲。她会素面朝天地去菜市场买菜,会被拍到穿着最普通的运动服接送孩子。 最有意思的是她对孩子的教育。所有人都以为,张怡宁的孩子,那必须得是未来的世界冠军吧? 她女儿俏俏4岁时确实也对乒乓球产生了兴趣,张怡宁就在家里给她弄了个乒乓球室,亲自教。可后来女儿觉得训练苦,兴趣淡了,她二话不说就同意女儿放弃。她说,没必要非得走她的老路,孩子快乐最重要。 后来为了不让儿子也陷入国内教育的“内卷”,她早早把儿子送到了国外的学校,追求一种更松弛的成长环境。这份通透和随性,哪儿还有当年那个在赛场上“必须赢”的影子? 反观徐威,这16年,他的变化确实肉眼可见。 结婚时,他虽已48岁,但作为金融界的风云人物,意气风发,浑身散发着成功中年男人的魅力。而现在,64岁的他,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身体的衰老期。特别是近几年,每次露面,他的状态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很多人再次唱衰他们的婚姻。有人说,张怡宁如今气场越来越强,事业上也并没闲着(她现在是上海体育大学的老师,还时不时担任比赛解说),而徐威的身体和精力都在下滑,这种“女强男弱”的局面,会不会让感情失衡? 尤其是在李隼女儿的婚礼上,徐威的咳嗽和疲惫,让这种担忧达到了顶峰。 但咱换个角度想,这不就是最真实的婚姻状态吗? 婚姻不是一场交易,你强的时候我依附你,你弱的时候我抛弃你。婚姻是一场接力赛,前半程你为我遮风挡雨,后半程我为你撑起一片天。 年轻时,徐威用他的成熟、财富和人脉,给了张怡宁一个安稳的港湾,让她从高强度的竞技体育中平稳落地,治愈了一身伤痛,也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现在,徐威老了,身体不如从前了。而44岁的张怡宁,正值女性最有魅力的年华,她褪去了运动员的青涩,沉淀出了成熟女人的从容和大气。这个时候,轮到她来成为这个家的主心骨,用她的活力和强大,去陪伴和照顾日渐衰老的丈夫。 这不是很公平吗?

0 阅读:2
胜晨聊历史故事

胜晨聊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