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第一次进国家队,就跟着郎平指导拿了里约奥运会冠军。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

胜晨聊历史故事 2025-08-09 21:20:16

19岁,第一次进国家队,就跟着郎平指导拿了里约奥运会冠军。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小说女主角的剧本。但你要是只觉得她靠幸运,那可就太小看这个江苏姑娘了。现在27岁的她,一路走来,幸运的背后,坎坷一点都不少。 聊回2016年,那会儿龚翔宇还是个“小宇”,横空出世。当时郎平指导顶着多大压力选她,很多人都忘了。奥运名单公布,挤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曾春蕾。当时网上那个吵啊,说郎导这是在“赌博”。 龚翔宇是谁?一个刚打了一年联赛的新人,技术毛糙,除了进攻有点猛,其他都是短板。 郎导后来说,选龚翔宇,就是看中了她的潜力和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但奥运会可不是闹着玩的。小组赛,中国女排打得磕磕绊绊,龚翔宇更是紧张得不行,失误连连,甚至在对阵荷兰的比赛里,因为压力太大,被换下场后直接哭了。那一刻,估计她自己都觉得,这趟奥运之旅要完蛋了。 可命运就是这么神奇。淘汰赛,中国女排触底反弹,一路逆袭。半决赛再战荷兰,打到决胜局,最关键的时刻,郎导又把龚翔宇换了上去。说实话,那一刻我心都揪紧了。但这姑娘顶住了,上去就一个探头球得分,拿下了整场比赛的赛点。赢下那一分后,她仰天长啸,把所有的压力都喊了出来。那一嗓子,喊出了一个奥运冠军的诞生。所以你看,幸运吗?当然幸运。但如果机会来了你抓不住,那幸运也就不是幸运了。 然而,奥运冠军的光环,带给她的不全是荣耀,还有沉重的枷锁。里约之后,所有人都用冠军的标准来要求她。只要她打得不好,批评声就铺天盖地而来。“一招鲜”、“只会砸地板”、“没有脑子”,这些话有多难听,咱可想而知。 那几年,是龚翔宇最难的时期。她从一个纯粹的进攻点,开始被动地转型。为什么?因为朱婷、张常宁这些主攻手进攻火力太猛,球队需要一个能干脏活累活的“万金油”接应。于是,龚翔宇开始疯狂地练一传、练防守、练串联。她从一个“攻手”,硬生生把自己练成了一个“保姆”。 这个过程有多苦?咱们看不到训练馆里的汗水,但能看到比赛场上的变化。她的进攻数据不再像以前那么亮眼,但她的一传面积越来越大,防守卡位越来越准。她成了球队里那个最不起眼,却又最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当主攻手在前面冲锋陷阵时,是她在后面为她们保驾护航。这种牺牲,不是每个运动员都能做到的。 时间来到东京奥运会,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去卫冕。结果呢?我们都知道了,小组赛就折戟沉沙。那次失利,对这批队员打击太大了。龚翔宇在场上拼尽全力,但球队整体的低迷,不是她一个人能挽回的。 进入巴黎周期,随着朱婷、张常宁等老将的淡出和伤病,龚翔宇成了队里真正的中坚力量。她不再是那个跟在姐姐们身后的小宇,而是需要承担起更多责任的“宇姐”。去年的巴黎奥运会,中国女排虽然拼尽了全力,最终拿到第四名,与奖牌擦肩而过,但所有人都看到了这支新队伍的韧劲。龚翔宇在场上,进攻、一传、防守、拦网,几乎无所不能。她真正成了人们口中的“全能战士”。 就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世界女排联赛上,我们依然能看到27岁的龚翔宇在场上飞奔。虽然她的膝盖和肩膀常年缠着厚厚的绷带,起跳高度也不如从前,但她的经验和意识,是年轻队员无法比拟的。好几场硬仗,都是靠她在后排稳健的防守和一传,才稳住了阵脚。现在看她打球,你会觉得特别踏实。她可能不会给你单场砍下30分的惊喜,但她绝对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就是龚翔宇,从幸运的代名词,到坎坷中不断打磨自己,最终成为球队的顶梁柱。她的排球生涯,就像一部励志电影,告诉我们天赋和机遇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努力和坚韧,才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关键。

0 阅读:74

评论列表

zhouzhoupf

zhouzhoupf

2
2025-08-11 05:19

龚翔宇,好样的!

一路平安

一路平安

1
2025-08-09 22:36

[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用户10xxx42

用户10xxx42

1
2025-08-10 08:39

女排姑娘们辛苦了[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猜你喜欢

胜晨聊历史故事

胜晨聊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