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女皇”程菲:25岁退役,如今身材走样,父亲只求嫁个好人家 提起她,你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那个梳着利落马尾,眼神坚毅,用一套石破天惊的“程菲跳”征服世界的体操女皇?还是这几年,偶尔出现在新闻标题里,被贴上“身材发福”“至今单身”标签的前世界冠军? 咱们的“体操女皇”,好像被困在了两个极端里:一个是神坛上的辉煌过去,一个是总被拿来调侃的平凡现在。距离她退役都过去十几年了,大家对她的关注点,似乎还是没变。 但程菲的人生,真的只有这两种苍白的概括吗? 最近我看到一张照片,是在武汉体育学院的体操馆里。照片里的程菲,一身运动装,正在给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做指导。她没有刻意打理发型,脸上是素颜,身材确实比运动员时期丰腴了不少。但她的眼神,跟当年在赛场上一样,专注、犀利,充满了力量。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们可能都“误读”了程菲。 咱们先把时钟往回拨。程菲的运动生涯,那叫一个“快、准、狠”。3岁练体操,7岁进专业队,13岁进国家队。她就像一颗被设定好程序的“子弹”,目标明确,直指冠军。她的杀手锏,就是那个以她名字命名的“程菲跳”——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空翻转体540度。这么一长串专业术语你可能听着晕,简单说,这在当时就是体操界的“天花板”,难度高到没朋友。 凭借这个绝技,她拿下了五届世锦赛的九个世界冠军,成了中国女子体操队拿到世界冠军最多的队员。2008年,在家门口的北京奥运会上,她带领团队拿下了那枚分量最重的女团金牌。 那时的程菲,是全民偶像,是挂在墙上的英雄海报。她的人生,看起来就像一部热血动漫,主角一路开挂,所向披靡。 但竞技体育,最是残酷。它给你荣耀,也给你一身伤病。程菲也不例外。多年的高强度训练,让她的膝盖、脚踝早就伤痕累累。2012年,就在她准备冲击伦敦奥运会时,命运给了她最沉重的一击——跟腱断裂。 跟腱断裂,对一个体操运动员意味着什么?基本就是职业生涯的句号。那一年,她才24岁。在最黄金的年龄,她被强制按下了暂停键。第二年,25岁的程菲,正式宣布退役。 从万众瞩目的世界冠军,到回归普通人的生活,这个坎儿,对谁来说都不好过。退役后的程菲,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自己的身体。当残酷的训练和严苛的饮食控制戛然而止,身体就像一根被压了太久的弹簧,猛地反弹回来。加上伤病影响,运动量大减,发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生理反应。 于是,媒体和大众的“关心”就来了。“程菲发福”“胖到认不出”,这些刺眼的标题,开始跟她的名字绑定在一起。大家似乎忘了,她曾经为了国家的荣誉,把自己的身体压榨到了极限。如今,她只是回归了一个正常人的体态,却要被当成“自暴自弃”的反面教材来审视。 这公平吗?我觉得不。我们欣赏过她身为运动员时的极致之美,也应该尊重她作为普通人时的自然状态。 比身材争议更让人觉得心酸的,是关于她个人问题的讨论。前些年,程菲的父亲程立高在接受采访时,曾流露出对女儿婚事的担忧。他说,对女婿没什么大要求,“只要对她好就行”,话语里满是老父亲的朴实和无奈。 这句话,后来被媒体反复引用,演变成了“父亲只求她嫁个好人家”的标签。好像在大家眼里,一个女人,哪怕拿再多世界冠军,事业再成功,如果不结婚,人生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失败的。 这种观念,在2025年的今天看来,是不是有点太老旧了? 程菲的人生价值,真的需要用婚姻来定义吗?当然不。 退役后的程菲,并没有消沉。她选择了一条新的赛道。她回到家乡的武汉体育学院,攻读硕士,然后留校任教,如今已经是体操学院的副教授。她把自己的经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 在学校里,她不是那个被仰望的“程菲姐姐”,而是学生们口中严厉又亲切的“程菲老师”。她会因为一个动作细节,陪着学生反复练习;她会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帮她们疏解压力。她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体操梦想。 这难道不是一种更了不起的成功吗? 她把人生最辉煌的十几年献给了国家,换来了一身伤病和至高无上的荣誉。退役后,她没有选择流量和光环,而是选择回归校园,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她把从体育中汲取的坚韧、专注和力量,内化成了自己人生的底色,并且正在将这种力量传递下去。
48岁左小青“功夫”了得,作为曾经的体操运动员,左小青打下扎实的基础,轻松就能完
【41评论】【10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