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场精准狙击家长焦虑的 “关系局”。海口陈女士就惨遭套路,8 万元打水漂不说,还差点毁了儿子的前途。从警方通报和国企回应来看,核心问题有三点。 先说这 “托关系”,妥妥的高风险烂招。陈女士 2023 年花 3 万,2025 年又掏 5 万,就因同事王某那 “妹夫的朋友认识国企老总” 的话。闹到最后,钱在三层中间人手里倒手,国企老总纯属虚构。涉事国企也表明态度,面试全外包第三方,内部人员不参与,收钱办事就是忽悠。这种多层转包的 “关系链”,就是诈骗团伙惯用套路,就像兰州那起案子,400 多人被坑 8000 多万。 再看骗子,专攻家长的侥幸心理。陈女士第一次失败本该醒悟,可王某一句 “你没及时加钱才搞砸”,就让她再次上当。这就是戳中了家长 “万一能成呢” 的赌徒心态。其实央企国企招聘流程早就透明化,官网公示、笔试、第三方面试、录用,像中石油、国家电网等企业都声明从未授权收费内推。但骗子利用信息差,把正规流程包装成 “内部操作”,还威胁 “闹事影响孩子前途”,让家长不敢深究。 再说这追回损失,靠警方追回 5.8 万,剩余 2.2 万限期退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家长得吸取教训,别再迷信 “钞能力” 能破规则。靠谱的求职路只有两条,盯紧企业官网、正规平台,警惕 “包过”“内推” 这类话术,收费入职大概率违法。 家长爱子心切能理解,但把前途押给 “能人中介”,不如帮孩子打磨简历、研究真题。国企真要是暗箱操作,也不敢收陌生中间人的钱啊!这事儿就摆在这儿,家长们是不是该好好琢磨琢磨,以后这类骗局能不能别再轻易上当了。#女子花8万想让儿子进国企结果被骗#
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常见骗局
【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