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不希望西方落后中国,整天在呼吁西方要防备中国。   新加坡的华人虽然占了

小加娱的史书 2025-08-08 15:16:37

新加坡最不希望西方落后中国,整天在呼吁西方要防备中国。   新加坡的华人虽然占了75.9%,但他们的成长环境却被英语教育牢牢塑造,从小学到大学,英语是主要教学语言,课程内容围绕西方的历史、哲学和科学,中华文化大多被挤到选修课的角落,或者只在春节、端午这样的节日里象征性地出现。   这种教育方式让新加坡华人从小就习惯用西方的逻辑思考问题,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说话方式,都更接近英美,而不是传统的中华文化。   新加坡的年轻人日常交流基本用英语,华语更多是“第二语言”,甚至很多人连方言都不会说。   马来西亚华人就不一样,虽然他们也受英语教育影响,但华文学校在马来西亚华人社区里扎根很深,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学校和家庭中都很有活力,这让马来西亚华人的族裔认同感更强,文化根基更扎实。   新加坡的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是靠着西方来的资本和技术堆起来的,建国后,新加坡选择了一条“亲西方”的道路,靠低税率、开放市场和英语环境,吸引了大量西方跨国公司投资。   美国和欧洲不仅是新加坡的主要贸易伙伴,还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全球金融网络的接入,这种经济模式让新加坡必须跟西方保持紧密关系,稍微偏离一点,都可能动摇它的经济根基。   相比之下,马来西亚华人的经济活动更多集中在本地商业和区域网络,依赖西方的程度没那么高,他们通过自己的商贸传统和社区网络,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就导致新加坡在国际舞台上,天然更倾向于维护西方的利益,哪怕嘴上说“中立”。   说到“中立”,这可能是新加坡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词,他们总说自己是“所有人的朋友,任何人的敌人都不做”。   外交上,新加坡一方面跟中国保持经贸往来,毕竟中国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另一方面,它跟美国的安全合作从来没断过,比如让美国海军用它的港口,支持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   这种“两头下注”的做法,其实是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里找平衡。   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时不时就会冒出几句对华不友好的言论,明显是在迎合西方的立场。   马来西亚华人就不一样,他们在国家外交中的声音小得多,马来西亚整体的外交政策更注重区域平衡,没那么深地卷入西方体系。   新加坡华人的西化,不只是教育和经济的表面现象,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思维逻辑,他们看世界的角度,往往带着西方的“规则至上”视角。   比如,面对中国的崛起,他们更多是审慎甚至警惕,而不是从文化共情出发,这点跟美国华裔很像——血统是华人,但思维方式已经完全西化。   新加坡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年开始推华文教育和文化活动,想唤醒年轻人的“华人意识”,但在西化教育和全球化的冲击下,这种努力能有多大效果还真不好说。

0 阅读:56
小加娱的史书

小加娱的史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