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吃完饭,把你们全灭了!”1986年,一战士正在吃压缩饼干充饥时,突然发现有

断代史鉴 2025-08-08 15:02:01

“等我吃完饭,把你们全灭了!”1986年,一战士正在吃压缩饼干充饥时,突然发现有越军想要偷袭我阵地,看到这里,这名战士下定了某种决心,满眼杀气,叼着压缩饼干,扛起一箱手榴弹就向着敌军奔去。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广播里说边境不太平,不少年轻人都想去当兵,王高银听着心里直发痒,1982年刚满18岁,他就火急火燎的报了名。” 到了部队,王高银看着不起眼,个头不算高,可别人负重30公斤拉练,他偷偷加到60公斤,后来索性扛70公斤的沙包,硬是跟完全程,脚上磨出血泡,用针挑破了继续练。 凭着这股拼劲,他从普通士兵升到班长,当了班长更“折腾”,别人跑5公里,他带着全班跑10公里;别人休息,他拉着新兵练战术。 1986年冬天,部队接到命令,开赴老山前线轮战,老山那地方,山高林密,到处是雷场,越军躲在暗处冷不丁就打冷枪。 指挥部划阵地时,老山54号阵地的三号哨所没人愿意去,那地方三面是悬崖,就北坡一条小路能走,离越军阵地不到百米,白天黑夜都可能打起来,人称“死亡阵地”。 连长拿着地图叹气,王高银突然站起来:“我带我的班去守!”领导劝他,“你班里新兵多,没经验,这地方守不住就是全军覆没。” 他不松口,找连长谈了三次,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我在,阵地就丢不了!”最后连长被他磨得没办法,只好点头。 上哨所的路难走,战士们背着弹药爬坡,手脚并用爬了四个多小时,到了地方一看,所谓的哨所就是几个猫耳洞,洞里全是泥,睡觉只能蜷着。 雨天漏雨,晴天闷得像蒸笼,蛇和蜈蚣常往洞里钻。 他带着战士们把猫耳洞收拾出模样,用石头垒起矮墙,拉上绳索测射击角度,确保每个位置都能打到敌人。 训练更严了,负重滚泥潭,钻铁丝网,夜里摸黑射击,哪怕去百米外取水,也得带齐枪和手榴弹。 1987年那天,王高银靠在战壕边,啃着块压缩饼干,那饼干放久了发潮,又干又硬,嚼起来像啃石头。 可在前线,这就是好东西,能填肚子,能让人有力气打仗,他眼睛盯着对面的黑影,那是越军阵地的方向,总觉得今晚不对劲。 嘴里嚼着饼干,他慢悠悠地跟旁边的战士说:“等我吃完饭,把他们全灭了。”战士们以为他开玩笑,还没笑出声,就看见几道黑影从对面摸过来,越军真的来偷袭了! 王高银猛地站起来,右手抽出两颗手榴弹,咬开拉环,瞅准了就扔过去。“轰!轰!”两声巨响,火光里传来敌人的惨叫。 他转身钻进猫耳洞,叫醒睡觉的战士,“拿好手榴弹,敌人要冲了!”说着自己往身上捆了一排手雷,提着枪就冲了出去。 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过,他猫着腰在战壕里翻滚,一下蹿出五六米,然后猛地站起来,手雷一颗接一颗往敌群里扔。 他扔得准,颗颗都在敌人堆里炸开,越军被打懵了,想开枪还击,可王高银跑得跟猎豹似的,根本打不着。 没一会儿,敌人就溃不成军,拖着尸体跑了,这场仗打了不到一个小时,光王高银就炸死15个越军。 1988年,部队要给王高银记一等功,还说要提拔他当排长,可他却递了退伍申请。 回到海安农村,他把一等功证书锁进抽屉,跟着爹妈下地种庄稼,帮爹修农具,给妈捶背。 他说在雷场,一个狙击手战友踩了地雷,右脚炸没了,还硬是用左腿在前面滚,给后面的人趟出条路,最后流血过多没了; 说老鹰嘴战斗,一个16岁的新兵,脖子被打穿了,倒在他怀里的时候,眼睛还盯着敌人的方向。 “我这功,是替那些没回来的兄弟领的。”他对着手机镜头说,眼里闪着光,“他们才是英雄,永远17、8岁,永远守在边境线上。” 有人说王高银那句“等我吃完饭,把他们全灭了”太狂,可战场上的狂,得有真本事撑着。 那本事不是天生的,是70公斤负重跑出来的,是猫耳洞里一遍遍练出来的,是明知阵地是死地还敢往前冲的血性。 他退伍回家,看着是放弃了前程,其实是把“担当”换了个地方。 在部队,担当是扛枪打仗;在家里,担当是侍亲尽孝,这两样从来就不矛盾,都是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 他怕这段历史被忘了,怕那些年轻的名字没人记得。 我们记着王高银,记着那些老山英雄,是为了明白,安稳日子来之不易,是那些啃着压缩饼干的战士,那些滚雷的年轻人,用命换来了今天的太平。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