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委会前主席巴赫曾说:中国应该发扬一下大国精神,主动承担起申办奥运会的责任!结果中方的回应,让人竖起大拇指......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五年内三次访华,次次带着同一个请求:中国该再办一次奥运会了。可中方的婉拒,每次都让这位体坛大佬空手而归。
巴赫总觉得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责任多扛点国际体育赛事的担子。但中方心里门儿清,办奥运可不是请客吃饭,背后藏着一本复杂的经济账和民生账。
先说钱的事儿,东京奥运会花了130多亿美元,最后亏了71.3亿,连奥运村的纸板床都成了国际笑话。巴黎奥运会预算110亿,塞纳河大肠杆菌超标到取消游泳项目,空调都舍不得装,就这还可能亏钱。中国2008年办奥运会确实漂亮,可那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投入。
现在全球经济疲软,再砸几百亿办一场大概率亏本的赛事,老百姓可不答应。毕竟咱们还有医保、教育、养老这些更急的民生项目要花钱。
紧接着看民众态度,2013年京张申冬奥时,近九成老百姓支持,可那是因为家门口能滑雪、能就业。但2008年的调查显示,大家更关心金牌数,对申办奥运会本身热情不高。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年轻人更愿意把钱花在旅游、健身这些实实在在的地方,谁愿意为一场热闹几天的赛事买单?更何况,办奥运得大兴土木,交通管制、场馆闲置这些问题。
再看国际奥委会的改革,巴赫推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说要节俭办赛、可持续发展,可巴黎还是得花48亿搞基础设施,安保成本高得离谱。改革喊了这么多年,申办流程简化了,但成本降不下来,俄罗斯运动员被禁赛,这让人觉得奥运会早没了纯粹的体育精神,成了大国博弈的工具。咱何必趟这浑水?
最后是国内需求,中国这几年办了成都世运会,34个大项里有龙舟、武术这些中国元素,27个场馆全是改建或临建,赛后直接向市民开放。这种“小而精”的赛事,既能推广传统文化,又不浪费钱,老百姓拍手叫好。反观奥运会,场馆建了不用,维护费高得吓人,里约的奥运村现在都快成废墟了。咱何苦学这赔本买卖?
中方的回应也很艺术,巴赫每次来,中方都热情接待,但一谈到申办,就笑着说“国内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现在更需要的,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说白了,不是不想承担国际责任,而是不想打肿脸充胖子。
用户10xxx43
我记得当初2008奥运会西方那帮傻叉还抵制来的、奥委会也没放一个屁
海中之豚
当傻子当惯了,人家就习惯行的把你当傻子看
China policy
你让一个退休的普通人民一个月不到300元的国家办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