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石破茂逼到取消8·15战败日书面声明,这就是日本的滔天民意。同时,这就完美展

芸霄记史 2025-08-07 17:19:11

能把石破茂逼到取消8·15战败日书面声明,这就是日本的滔天民意。同时,这就完美展现了什么叫有人想踩刹车,但是刹车早被之前人掰断了的绝望。   很多人喜欢拿德国和日本比,以为日本只要像德国那样彻底认错,就能摆脱政治上的束缚。但事实是,东南亚的政治环境跟欧洲的选举制度完全不同,投降未必会让日本失去什么。关键在于,日本很多人打心底里觉得,战败不是因为他们错了,而是因为实力不够。   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美国成了世界老大,日本一些决策者认为,只要紧紧抱住美国的大腿,就能在未来大国博弈中分一杯羹。他们希望借美国的实力,重拾二战时未竟的亚洲霸主梦。   这种想法让日本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都围绕着美国转,哪怕表面上和中国保持经济合作,私底下却在为可能的对抗做准备。   安倍晋三等人通过改革安保法案、加强日美同盟,其实是在悄悄拆掉和平的限制,为日本换上更强大的引擎。   这种战略的根源,离不开日本对历史的独特看法。很多日本人觉得,二战不是输在侵略,而是输在物资匮乏,特别是原子弹的出现让他们别无选择。   这种“非战之罪”的心态,让日本社会对战争的反思始终停留在表面。教育和舆论更多强调自身的苦难,比如东京大轰炸和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却很少触及侵略的责任。这种选择性的记忆,滋生了一种受害者心态,逐渐演变成民族主义的暗流。   这种暗流在过去二十年被某些日本政治家们刻意放大,成了“拆刹车”的核心工程。他们不断渲染周边威胁,推高防卫预算,目标到2027年达到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   石破茂面临的困局,就是这种失控的缩影。他或许看清了继续对抗邻国的风险,尤其当美国的力量不再如从前,复兴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现在美国更关心如何避免被拖入一场毁灭性的战争,而不是为盟友冒险。可日本的民意已经被煽动得太高,任何踩刹车的尝试都被视为软弱。   如果这股势头真的在敏感问题上失控,比如台海问题,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展现了强大的经济和军事能力,完全有底气应对挑战,日本的民意或许汹涌,但历史的教训很清楚:任何国家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0 阅读:41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