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王奇才路过周大娘家,周大娘给战士们倒水时,无意间发现一位战士嘴里镶着颗

指尖流沙呐 2025-08-06 22:59:06

抗战时期,王奇才路过周大娘家,周大娘给战士们倒水时,无意间发现一位战士嘴里镶着颗大金牙。“王奇才战士有镶金牙的?”周大娘立刻对他们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于是用方言搭话试探对方,没想到对方竟连自己说的话都听不懂! 1944年,王奇才刚刚步入周大娘家门,一口热水尚未下肚,周大娘的目光便被王奇才张嘴时露出的那颗金牙牢牢吸引。 这颗闪闪发亮的金属,在昏暗的土屋中显得格外刺眼,令周大娘心头猛然一紧,周大娘记得村里不久前刚刚遭遇过一场灾难。 几名自称八路军的陌生人进入村庄,借口清缴日军情报,诱骗村民进入地道,结果地道被日军发现,火焰吞噬了数十户人家,许多人连夜转移。 那次事件让周大娘刻骨铭心,此刻看到王奇才牙齿上的金属光泽,往日的记忆霎时涌上心头,周大娘表面平静,心中却悄然盘算,暗中留意王奇才的神态和动作。 王奇才一边喝水一边环顾屋内,周大娘借着送水的机会,反复打量王奇才的面容、身形与那颗引人注目的金牙,开始用方言低声试探。 王奇才并未听懂,眉头略蹙,尴尬地看向身边的李志民,李志民见状,代为回答,但仍旧夹杂着浓重的湖南口音。 周大娘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既不懂方言,又戴着金牙,周大娘的怀疑逐渐加深,周大娘一边斟水一边提问,话语看似关切,实则层层试探。 王奇才面对周大娘的连番问题,耐心解释,王奇才称自己在一次肉搏战中牙齿被敌人打断,事后由部队安排,才用缴获的金子镶了颗牙,王奇才的语气平稳,面色镇定,没有半分慌张。 可周大娘的疑虑并未消散,周大娘心中明白,八路军长期缺医少药,金子作为战略物资,怎么可能随意拿来为一位干部镶牙?这不合情理,也不合常规。 在王奇才等人稍事歇息的空当,周大娘悄悄走到灶屋,命儿媳刘春花立刻去找村长李树森,刘春花迅速奔出,不巧村长外出办事,刘春花只得改道前往民兵队训练点。 民兵队长刘忠贵得知消息,立即带上几名持枪民兵火速赶往周家,为防打草惊蛇,刘忠贵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安排人手从房前屋后悄然封锁出口,构成包围圈。 刘忠贵走至门前高声喊道是否有人在家,语气略带急切,这既是对周大娘的提醒,也是对屋内人的警告。 听到熟悉的声音,周大娘随即打开房门,门刚一打开,刘忠贵带领的民兵便迅速闯入,数支步枪对准屋内三人,警卫员本能地将手伸向腰间,但动作刚起便被王奇才厉声制止。 民兵立即将警卫员制服缴枪,现场一度紧张至极点,王奇才试图开口解释,民兵未予理会。周大娘随即指出金牙来源可疑,质问其身份,王奇才与李志民相视无言,局势陷入僵局。 约莫一刻钟后,村长李树森气喘吁吁赶回,他一进门见到被围住的三人,脸色骤变,冲上前大声喊道立即解开捆绑。 李树森快步上前搀扶王奇才,向民兵解释来人正是冀中军区后勤部长王奇才与政工主任李志民,民兵一时间愣在原地,犹豫不决。 李树森对刘忠贵严厉批评,责问为何擅自行动,刘忠贵将周大娘的判断原原本本复述,王奇才听后无奈苦笑。 王奇才最终解释,那颗金牙确是当年在与日军激烈交战中因搏斗损毁门牙,无法正常进食与讲话,对前线协调极为不利。 后勤司令部特批将一次缴获物资中的金子拿出一小部分,找来当地工匠,制作了这颗替牙,王奇才与李志民长期在冀中军区机关工作,鲜少深入村落,未曾与地方村民有过直接接触。 加之口音迥异,误会便在一连串偶然之下产生,至于周大娘的紧张反应,也有其深刻背景,数月前,日伪特工曾数次混入附近村庄,伪装八路军干部,骗取群众信任,引发多起血案。 正是这段沉痛经历,令周大娘时刻警惕,一丝不慎便可能引来灭顶之灾,在这复杂的形势中,稍有疑点都必须立即处理。 误会虽解,场面仍旧凝重,李树森连连向王奇才赔礼,周大娘也一再道歉,王奇才并未责怪,反而赞许村民警觉。 这场因一颗战地金牙引发的风波,虽有惊无险,却深刻揭示了战争年代敌我难辨的复杂现实,也映照出基层民众对敌伪渗透的强烈警惕。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主要信源:龙岩市人民政府官网《王奇才将军事迹》)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呐

指尖流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