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种了!”北京,一男子贷款70万买了一辆155万的迈巴赫s480跑滴滴,一个月除去14000多元的车贷,以及杂七杂八的开销外,还能剩余将近1万元的收入,男子直言每天睡到自然醒,30岁的年纪开着迈巴赫很享受!网友:“真有人约这种车吗?” 要懂小袁的选择,得先看他的算盘,在网约车行业摸爬滚打六年后,他厌倦了低价市场的起早贪黑“内卷”,也受够了为一二十块订单满北京城跑,长期行业经验让他嗅到被忽视的市场,这座国际大都市里,高端出行一直有需求,只是缺合适供给。 他的策略很清晰:放弃订单数量,只抓订单质量,主战场锁定在机场贵宾通道和金融街高端写字楼,目标客户直指年入百万的商务人士和有特殊需求的婚庆市场,事实好像也证明他赌对了,正常时段最低消费400元,高峰期涨到500元,偶尔还能接到5000元大单,收入模型看起来相当漂亮。 每月只需接三四十单,最高月毛收入能冲4万元,扣掉一万四车贷、三千油费和其他开销,不仅剩一万左右净利润,更重要的是夺回生活主动权,从疲于奔命的司机变成享受生活的车主。 可这笔账真这么算就对吗?光鲜成绩单背后,反对质疑声同样尖锐,直指致命财务黑洞,豪车惊人折旧成本,按网约车规定,车辆8年强制报废,这台155万的迈巴赫每年资产价值要蒸发近20万。 对照他每年约12万净利润,就显得不堪一击,有网友评论:“管你高端低端,网约车八年报废,155万的车一年折旧20万,你一年挣12万,八年下来裤衩子都得亏掉。” 这种算法让“盈利”成了“现金流幻觉”,每月1.4万固定车贷是躲不开的大山,豪车高昂保养和保险费用更像无底洞,他的生意全悬在每月三四十个高质量订单上,这种极度依赖少数客户的模式相当脆弱,一旦市场波动或订单下滑,现金流随时可能断裂。 其实小袁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外行,六年苦干让他对行业了如指掌,还攒下50多万本金,决定下注时,他押上全部积蓄,又贷款70万凑齐车款,就算朋友觉得他疯了也没动摇。 驱动他的不光是对钱的渴望,更是对新生活方式的向往,他不想再过身心俱疲的日子,用他的话说,“30岁的年纪开着迈巴赫很享受”,这种个人价值实现和生活品质提升,很难单纯用金钱衡量。
北京男子要花450万买5台奔驰,4S店女销售大喜!在豪华酒店为其提供24小时私人
【15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