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大庆油田发现者谢家荣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在睡梦中离世,第二天,妻子吴镜侬在他身边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短短十个字令人泪目。 谢家荣1897年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从小就对矿业感兴趣。1913年他考进农商部地质研究所,那时候中国地质学刚起步,他是首批学生里年纪最小的,三年下来成绩拔尖,成了地质调查所的调查员。1917年被派去美国留学,先在斯坦福大学,后转威斯康星大学,1920年拿下地质学硕士。 回国后,他一头扎进野外工作,1921年去甘肃玉门调查石油,写出报告,详细分析地质构造对油气的影响,直接推动了玉门打出中国第一口商业油井。这事在当时轰动,因为国际上都说中国贫油,他用事实打了脸。接着,他参与创办中国地质学会,当首届书记,还编写矿床学教材,影响了好几代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上地质部普查委员会总工程师,1954年画出中国含油远景图,标了22个潜在产油区,准确率高得惊人。其中松辽盆地就是他命名的,早几年就预测北满有油,比别人早一步。他的陆相生油理论,说陆地沉积也能产油,这在当时是创新,直接指导了大庆油田的勘探。 他不光搞石油,还发现淮南八公山煤田、安徽凤台磷矿、甘肃白银厂铜矿等一大批矿产,是中国发现矿床最多的地质学家。抗战时,他找战略矿产,台湾石油调查也是他第一个做的。50年代,他培养的学生占全国省级地质局总工程师一半以上,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骨干。他的专著像《中国矿床学》,到现在还被当成教科书用。谢家荣一生低调,专注实干,从不夸大贡献,但他的预测和报告成了大庆开发的依据。 谢家荣的工作风格接地气,总强调从大地构造看问题,不迷信国外理论。他在1957年写文章,说中国油不只在西北,要往东找,古生代地层也有潜力,这话几十年后塔里木油田验证了。他主持矿产测勘处时,队伍小,但成果大,测出10万平方公里矿产图,涉及20多种矿。松辽盆地的命名和普查部署,是他和黄汲清一起推动的,1955年石油普查会议上,他报告强调全面地质普查,别只盯着油苗附近。这直接促成松辽平原列入计划,1956年大规模踏勘开始。他的报告分析储油层和构造走向,为钻探提供核心数据。 大庆油田1959年出油时,他的理论功劳最大,但他从没抢风头。家庭方面,他娶了吴镜侬,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毕业生,两人育有五子,名字都带金字旁,象征矿脉。谢家荣教子严谨,长子谢学锦后来也成院士,搞勘查地球化学。1966年8月13日,谢家荣服下整瓶安眠药,次日离世,留字条给妻子:侬妹,我先走了,望你保重。这十个字简单,却道出最后的牵挂。吴镜侬一周后也服药追随,留给女儿纸条:我走了,去追赶你的父亲。儿子对外说父亲心脏病突发,这是当时求生的办法。他的离世是地质界损失,那年他68岁,正写《中国矿床学》。 谢家荣的贡献一度被遮盖。官方宣传大庆时,归功别人,他的名字很少提。1978年,黄汲清85岁高龄写信给邓小平,要求查清真相。调查组折腾几年,1991年回忆录出来,一锤定音:大庆发现和地质力学没关系,谢家荣的预测比李四光早几年。他的陆相理论和盆地命名是关键。追悼会开了,但悼词还说心脏病突发,没反思历史错误。他的专著和图纸继续指导勘探,塔里木等油田验证了他的远见。但到现在,他的名字没得到匹配的承认,多数人还以为大庆是别人发现的。谢学锦继承父业,设计区域化探计划,找到80%新矿产。
1966年,大庆油田发现者谢家荣吞下一整瓶安眠药,在睡梦中离世,第二天,妻子吴镜
小胖胖说科技
2025-08-05 21:58:52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