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黄河水引入沙漠后,内蒙古出现罕见反应!引黄入沙工程有多牛? 库布其沙漠里能看到鱼群游动,这事儿放在十年前,说出来能让人笑掉大牙。 可现在,黄河水引进来的地方,真就有了成片的水洼,芦苇在岸边冒头,偶尔还有水鸟扑棱棱飞起来。 这片曾经的 “死亡之海”,如今藏着不少让人意外的生机。 要知道,这里以前可不是这样。 库布其沙漠横卧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面积将近 1.9 万平方公里,是出了名的 “沙尘暴制造机”。 一年里有 50 多次沙尘暴,90 多天刮着风沙,最厉害的时候,黄沙能把天遮得发黑,北京那边的 PM10 浓度能冲到 2000 微克 / 立方米。 更头疼的是,它每年要往黄河里灌 1.6 亿吨沙子,让本就压力山大的黄河防汛更添负担。 偏偏黄河在这一段还有个老毛病 —— 凌汛。 每年冬天到开春,河面结冰又化冰,容易堵着水排不出去,1993 到 1994 年那回,水直接冲垮了堤防,淹了 80 平方公里地,损失 4000 多万。 一边是沙漠干得冒烟,一边是黄河水多成灾,怎么看都像是解不开的死结。 转机出在 2015 年。 有人琢磨着,能不能把凌汛的水引到沙漠里去? 这个想法一开始没人敢拍板,毕竟沙漠引水听着就不靠谱。 专家们来来回回勘察了好几趟,测地形、算水量,最后说这事儿能试试。 第一次引水那天,杭锦旗不少人都跑到渠边看,就怕水跑着跑着没影了,或者冲坏了什么。 没想到,黄河水还真顺着挖好的渠道流进了沙漠低地,没多久就积出了一个个水潭。 这一试成了,后面的工程就敢放开手脚干。 2016 年正式动工,先修了 38 公里的引水渠,围着水边筑了 17 公里的堤,花了 4000 万。 后来又加了投资,把渠道往深处拓,往远处延,还修了退水渠,让水在沙漠里能循环起来。 到 2019 年二期工程完事儿,总共修了 500 多公里的渠,花了差不多 12 亿。 施工的时候没少费劲,沙子松得很,上午挖好的渠,下午可能就被流沙填了一半,工人们只能先铺草方格把沙子稳住,再一点点往前推进。 水进了沙漠,变化比预想的来得快。 最明显的是沙子变了样,以前抓一把能从指缝全漏下去,现在能捏成个团,化验说里面的有机质多了 4 倍,盐分降了不少。 土能存住水了,植物就跟着长起来,梭梭、沙柳、沙棘一片接一片,植被覆盖率从原来的不到 1% 涨到了 53%,流动的沙丘少了一多半。 动物也多了起来,沙狐、跳鼠不算新鲜,连天鹅、赤麻鸭都来这儿落脚,数数有 23 种候鸟在这儿繁殖。 当地人的日子也跟着变了。 以前为了躲沙子,不少人出去打工,现在都回来了。 种沙棘的,果子晒干能卖 30 多块一斤;搞养殖的,那仁满达胡家的牛从 20 头养到了 700 头;开民宿的,七星湖景区一年来 50 万游客,旺季三个月就能挣 8 万。 其实这种用 “多余的水” 治沙的法子,别的地方也试过。 甘肃民勤靠红崖山水库调水,把两大沙漠中间的青土湖给 “救” 回来了,现在湖面有 26 平方公里,地下水位也涨了,沙化的土地缩了不少。 不过库布其这事儿还有点不一样,它不光是把水引过去就完了,还在水边搞起了光伏板,板下能种牧草,养牛羊,发的电往京津冀送,一年能有 440 亿度。 现在再去库布其,能看到 100 多平方公里的湿地,水面连成片,边上是绿地,远处光伏板闪着光。 说它是奇迹吧,好像也没那么玄乎,就是把黄河的 “水患” 变成了沙漠的 “水利”。 这工程到底有多牛,或许就在于它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儿,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将黄河水引入沙漠后,内蒙古出现罕见反应!引黄入沙工程有多牛? 库布其沙漠里能看到
苔藓芳草峦
2025-08-05 13:14:29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