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四个月打下来的领土,足够给夏季攻势一个交代了。俄军前线攻势,已经连续四个月加速,连续夺取战略要地。 英国《每日电讯报》统计显示,4月俄军控制区域新增379平方公里,5月增至507平方公里,6月突破588平方公里,到7月净增634平方公里,创下今年最高纪录。 这种推进速度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反映在战场态势的变化中,俄军的战术调整成为关键因素。 随着乌军无人机威胁增大,俄军减少坦克集群冲锋,转而采用小股步兵配合无人机和炮火的组合战术。 例如在顿涅茨克地区,俄军先以远程无人机和炮弹瘫痪乌军防御,再由突击部队渗透攻击,逐步压缩乌军防线。 这种战术减少了装备损失,同时有效消耗乌军有生力量,7月的攻势尤为突出,俄军在顿涅茨克形成多个突出部,试图包围波克罗夫斯克这一后勤枢纽,并对康斯坦丁尼夫卡形成16公里包围圈,切断乌军补给线。 与此同时,俄军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推进,通过无人机侦察引导火力打击,逐步削弱乌军防御体系。 红军城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目标。这座拥有6条高速公路和5条铁路的交通枢纽,是乌军在乌东的物流心脏。 俄军敢死队已通过矿井隧道突入市中心,建立7个据点,并加大无人机侦察力度,试图合围城内乌军及北约军事顾问。 若拿下红军城,俄军不仅能控制关键交通线,还可威胁乌克兰西部州郡,对乌军防线形成致命打击。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科夫曼指出,乌军指挥体系存在深层问题,部分部队仍沿用苏联时期的垂直管理模式,基层指挥官缺乏灵活应变能力,导致战术执行僵化。 例如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乌军虽多次击退俄军进攻,但因后勤协调不畅,未能有效组织反攻,最终被迫收缩防线。 俄军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尽管7月控制区域大幅增加,但每月新增面积仍不足乌克兰总面积的0.1%,且面临经济压力和装备损耗问题。 不过,随着无人机产能提升(7月发射量达6297架,是去年同期的14.7倍),俄军正逐步建立战场监控优势,进一步压缩乌军活动空间。 从战略层面看,俄军的持续推进已改变战场格局,卢甘斯克全境被控制后,顿巴斯地区成为主战场,而红军城的争夺将决定乌军能否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军事专家张学峰分析,若俄军拿下红军城,可能向西威胁第聂伯河沿线,推动战局进入新阶段。 目前,俄军夏季攻势仍在持续。按照当前节奏,这轮攻势可能延续2至3个月,随着更多部队和装备投入前线,俄军正试图在冬季来临前取得决定性突破。 而乌军若不能解决指挥体系和装备短缺问题,可能面临更严峻的防御压力。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冲突,正迎来关键转折点。
这是兵败如山倒啊!雪崩的即视感。 最近俄乌战场的局势又有了新的动向,俄军在顿
【1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