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期,24岁就守寡的冯太后,突然一天身体不适,于是请来太医,太医在给冯太后诊

历史界段子手 2025-08-05 08:50:48

北魏时期,24岁就守寡的冯太后,突然一天身体不适,于是请来太医,太医在给冯太后诊脉过后,就心知不妙,额头上冷汗直冒。太医忙跪下道,“太后只是伤寒,我开服药吃过就好了。”可是太医回家后,就带着家人赶紧跑路了。

只因太后这脉象很是不对,分明就是有人下毒,太医只好强压着颤抖开出一张无关痛痒的药方,而此时他的额头上冷汗却洇透了官帽的衬里。

等到走出宫门时,夕阳把朱雀大街照得血红,太医回头望了望永固陵方向新栽的松柏,连夜带着家小逃往南朝。

这个在太医院侍奉了三朝的老狐狸比谁都清楚,能对那位铁腕太后下手的,只能是更可怕的权力漩涡。

冯太后斜倚在织金软枕上,看着铜镜里自己苍白的脸色,四十九岁的女人本该显出老态,可她的眼睛还像三十年前刚入宫时那样亮得慑人。

宫女捧着药碗的手在发抖,汤药表面浮着一层可疑的油光,她突然想起自己十四岁那年,也是这样端着掺了毒的羹汤,战战兢兢走向太武帝的宠妃。

那时候她还是北燕亡国的公主,父亲冯朗因谋反罪被诛杀,姑母虽为太武帝左昭仪,却也只能让她以罪奴身份在掖庭局浆洗衣裳,那些粗使宫女最爱把滚烫的皂角水泼在她手上,她们说这是给前朝公主的“凤浴”。

文成帝在云冈石窟遇见她时,她正踮脚擦拭一尊菩萨像的金粉,年轻皇帝被那双染着金屑的眼睛摄住了魂,当夜就封她为贵人。

后宫嫔妃们咬着银牙看她青云直上,她们不懂这个罪奴凭什么十八岁就成了皇后,只有冯太后自己知道,她每天跪在佛前祈祷的不是恩宠,而是记住父亲被拖出刺史府时,铠甲摩擦地面发出的刺耳声响。

权力就像她发间那支金步摇,看着光鲜却扎得人生疼,献文帝十二岁登基那年,丞相乙浑把玉玺当成私印用,她带着小皇帝在朝堂上演了出母子情深,转头就让羽林军把乙浑府邸围成了铁桶。

史官们总爱写她如何毒杀献文帝,却没人敢写那个雨夜,二十三岁的太上皇带着甲士闯进永固陵,剑尖挑破了她最爱李奕的咽喉。

她看着亲生儿子眼睛里的狠劲,恍惚看见当年在佛前发愿要“搏一搏”的自己,三个月后献文帝暴毙,太医说是误食丹药,可宫墙内外谁不记得太后宫里新来的岭南厨子?

太和九年的春分日,冯太后在平城郊外亲手扶起第一块均田制的界碑,身后跪着的世家大族脸色比田里的冻土还硬。

他们恨透了这个女人推行的三长制,那些原本躲在豪门庇荫下的佃户,现在全被朝廷造册征税。

有人偷偷骂她是“亡国妖女”,可当她把孔庙的祭肉分给寒门学子时,连最古板的老儒都不得不承认,这个寡妇确实让北魏有了盛世气象。

她甚至允许女官们穿着男装出入尚书省,有次撞见给事中李安世的女儿偷戴官帽,反而赏了那丫头一匣南海珍珠。

死亡来得比冯太后预想的更突然,490年深秋,她在批阅均田户口的奏章时突然呕血,绢帕上沾着黑紫色的血块。

最得宠的宦官王遇哭着要宣太医,她却让人取来铜镜,镜中人鬓边已有霜色,但眉梢眼角还留着当年在云冈石窟擦金粉的傲气。

她想起昨日孝文帝来请安时,那个自己亲手抚养大的孩子,正偷偷用目光丈量着御座到珠帘的距离。

冯太后突然笑了,她对着虚空呢喃:“拓跋宏,你要改汉姓、迁洛阳,哀家都知道,”话音未落,镜面已被咳出的鲜血染红。

新荣区地方志办公室在整理永固陵遗址时发现过一块残碑,上面刻着“汉化未央”四个字,有学者说这是冯太后临终前所书,也有人考证是孝文帝后来追刻。

但所有游客都爱摸一摸碑上那个“未”字,据说能沾到那位传奇太后未竟的野心,如今大同博物馆里陈列着她用过的鎏金香炉,让人不由得想起她的传奇!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历史界段子手

历史界段子手

拥抱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