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毅被叛徒诱骗下山,途中他觉得口渴,于是拐到一农户家里喝水,却因为农

琴音流转 2025-08-04 22:20:26

1937年,陈毅被叛徒诱骗下山,途中他觉得口渴,于是拐到一农户家里喝水,却因为农妇说了两个字,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圈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7年,在敌人重重围困下的梅岭山区,陈毅和项英领导的红军队伍处境极其艰难。 物资极度匮乏,与外界的联系几乎断绝,仅靠交通员陈宏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消息和运送少量补给。 陈宏职位关键,深受陈毅和项英的信任,这也让他的突然叛变极具杀伤力。 陈宏的叛变源于与老熟人龚楚的相遇。 龚楚早年能力出众,入党时间早,担任过重要军事职务,但已在1935年叛变投敌。 再次碰面,龚楚深知陈宏是找到陈毅、项英的关键,立即将其抓捕。 敌人对陈宏施以酷刑,他最初咬牙坚持。 但是,敌人采取持续折磨、不许休息的方式摧毁其意志。 并派出同样经不起酷刑而叛变的何长林现身说法劝降。 何长林描绘投敌后的“美好生活”。 每月二百大洋的丰厚薪饷、美酒佳人、奢华享受,极力渲染国民党的“光明前途”。 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下,陈宏最终叛变。 龚楚从叛徒陈海、黄亚光处已掌握部分情报,结合陈宏的叛变,他精心策划了一个陷阱。 让陈宏假扮信使,向陈毅和项英送去一封伪造的“中央特派员”密信。 要求他们立即下山到城里的“城南饭店”接受重要指示。 当时,敌人对梅岭严密封锁,反复搜山烧山。 红军弹尽粮绝,对外界一无所知。 陈毅虽警惕,但因敌人近期行动未有明显变化,加之对陈宏的信任,尚未察觉其变节。 接到信后,陈毅决定自己带警卫员黄赞龙先下山探路,让项英留山以防不测。 陈宏按计划送信后便离开去向龚楚复命。 陈毅与黄赞龙下山途中,经过陈宏家所在的村庄。 陈毅口渴,便到陈宏家讨水喝。 家中只有陈宏妻子。 陈毅未表露身份,自称是陈宏的朋友路过讨水。 妇人热情倒水。期间,黄赞龙去上茅房。 陈毅随口问起陈宏去向。 妇人用浓重的地方口音答道:“上团部了。” 陈毅误听成了“糖铺”。 这让他心中猛然警觉! 因为他深知城里的“广启安”糖铺是个绝对保密的地下交通站。 按严苛纪律,陈宏绝不可能将如此机密泄露给家人。 陈毅不动声色,待黄赞龙回来后立即告辞离开。 走出村子,陈毅立刻对黄赞龙强调进城的首要任务不是直奔城南饭店接头。 而是必须先摸清糖铺情况。 他分析道,陈宏作为经验丰富的交通员,纵有天大的理由也不可能向妻子泄露交通站信息。 这绝对违反铁的纪律! 进城后,二人前往糖铺观察,赫然发现糖铺老板换了人,经营状态极不正常。 显然,这处秘密交通站已暴露并被敌人控制。 陈毅当即明白这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自己和项英被陈宏出卖了! 龚楚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假信和设伏的糖铺诱捕他们。 陈毅果断放弃原计划,带黄赞龙悄无声息撤离县城,安全返回山中。 陈宏妻子的那句因口音被误听的“团部”,无意间成为致命的破绽。 陈毅非凡的警觉性和对纪律的深刻理解,使他从细微处识破危机。 从而在最后一刻避开了叛徒与敌人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这不仅挽救了陈毅的生命,也保护了山上包括项英在内的红军主力,为梅岭这支革命力量保存了宝贵的火种。 主要信源:(莆田网——一封来自“上面”的密件......)

0 阅读:0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

琴音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