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都有资格参加选秀,林黛玉出身更好,为什么不参加选秀? 林黛玉,贾母的外孙女,爹是巡盐御史林如海,妈是贾府的贾敏,妥妥的官宦世家出身。她从小聪明伶俐,诗词歌赋样样拿手,字写得跟画似的,琴也弹得清幽动听。可惜她身子骨弱,咳嗽是家常便饭,身边总离不开药盏和丫鬟紫鹃。母亲早逝,父亲也撒手人寰,她孤零零寄居贾府,住在潇湘馆,日子过得清苦却不失风雅。她和贾宝玉青梅竹马,俩人常一块儿作诗赏花,感情深厚,谁看了不说一句绝配?薛宝钗呢,薛姨妈的闺女,金陵商贾之家出身,家里虽有钱,但比起官宦门第差了一截。她长得端庄大方,气质稳重,经史子集读得透,女红针黹也精通,贾府上下都夸她懂事。她还常自制药丸,送给众人,香气清冽,讨人喜欢。她住蘅芜苑,身边丫鬟莺儿伺候,日子过得体面又热闹。 说到选秀,很多人脑子一热,觉得《红楼梦》是清朝故事,八旗女子到岁数都得去选妃,不然就是抗旨。可这想法有点跑偏。《红楼梦》开篇就说“无朝代年纪可考”,压根儿不是纯清朝背景,里面掺了唐宋元明的影子,选秀的规矩也跟清朝不完全一样。薛宝钗去的这场选秀,不是给皇帝挑妃子,而是临时加的,为公主郡主选陪读的才人、赞善,面向仕宦名家,商贾出身的宝钗能挤进去,算是走了大运。可她家底再厚,毕竟是商人,选上了也只是沾个名声,没真捞到啥实职。 林黛玉爹林如海是汉臣,压根儿不在清朝八旗选秀的硬性要求里。再说她孤女身份,父母双亡,没家族撑腰,压根儿没资格进宫。退一步讲,就算《红楼梦》杂糅了唐宋的选秀规矩,贾元春的例子就很说明问题。她是贾府主动送进宫当妃子的,属于礼聘,不是海选。贾府为元春的事忙得人仰马翻,妆奁都备了几大箱,可见这不是随便报个名的事。黛玉身子弱,选秀得跑好几轮,还要答诗词、考仪态,她哪吃得消?贾母疼她如命,早年元春进宫就让贾府心力交瘁,哪舍得再把黛玉推出去?反过来,薛姨妈眼热这机会,硬是给宝钗争取了个名额,宝钗虽不情不愿,也只能听母亲的。 清朝的八旗选秀是硬规矩,十三岁以上的女子都得去,皇帝挑完妃子,剩下的才能回家嫁人。可《红楼梦》里,贾元春之后,迎春、探春、惜春都没去选秀,说明这故事压根儿不按清朝套路走。更像唐宋那种礼聘,皇帝看中哪家闺女,直接下旨,或者家族主动送人,图个政治联姻。贾元春就是这样,贾府送她进宫,稳固家族地位。黛玉没这待遇,她寄人篱下,贾府没动力也没必要把她送进去。宝钗家虽不显赫,但薛姨妈有心借选秀翻身,拼一把也说得过去。 选秀这事,表面看是机会,实际对女子未必是好事。贾元春省亲时就埋怨过,进宫后日子不好过,规矩多,自由少。黛玉没去,保住了清净,可贾府的衰败她也躲不过。选秀后,宝钗名声更大,贾府上下更看重她,宴席上她总坐上座,忙着张罗。黛玉却越发深居简出,常在潇湘馆读书写诗,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她和宝玉的感情越来越深,可惜好景不长。贾府渐渐败落,元春突然去世,贾府上下忙着祭奠,哀声一片。宝玉被逼娶了宝钗,婚礼热热闹闹,宝钗凤冠霞帔,宝玉却面无表情。黛玉听到这消息,病得更重,深夜烧掉诗稿,泪流满面,终撒手人寰。宝钗虽当了宝二奶奶,可贾府彻底垮了,宝玉出家,她守着空房,孤灯相伴,日子凄凉。
薛宝钗都有资格参加选秀,林黛玉出身更好,为什么不参加选秀? 林黛玉,贾母的外孙女
杰彦评娱乐
2025-08-04 17:14:49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