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当南京守军接到撤退命令时,粤军66军军长叶肇竟率队正面突围,没人知道

梦幻星河缘 2025-08-04 11:44:12

1937年,当南京守军接到撤退命令时,粤军66军军长叶肇竟率队正面突围,没人知道这支衣衫褴褛的残兵,竟然真的撕开日军铁桶般的包围圈。 在南京陷落前,曾有一批人没有放弃这座城,做出了殊死拼搏的抵抗。 在中华门附近,66军军长叶肇,望向城外日军重兵布下的“铁桶”的三道封锁线。 66军并非中央嫡系,更非装备精良的王牌,此时的他们从淞沪战场一路创来如今早已伤痕累累。 12月初,他们奉命在句容一线阻击日军精锐的第16师团。 面对有着绝对优势的强敌,66军将士硬是扛过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进攻! 炊事兵阿福,一个广东汉子,平时背着那口黢黑的大铁锅为兄弟们煮饭。 激战中,他眼见阵地危急,竟操起几颗手榴弹,背着那口铁锅就冲了上去! 锅体被子弹打得全是弹孔,阿福却奇迹般地活着冲回战壕,顾不上包扎伤口,又用那口破锅为伤员熬了一锅米汤。 当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达总撤退令时,66军残部已如强弩之末。 他们比谁都清楚,日军在南京外围早已构筑了密不透风的三层封锁线。 向西撤退,看似是生路,实则可能是一条通往江边屠杀场的死路。 此时的挹江门已成地狱,而日军正等着在江边“收网”。 叶肇,这位出身粤西、骨子里刻着岭南人“硬颈”精神的将领,决定不向西,向东! 他们决定正面突围,直插日军第16师团与第13师团的结合部! 那里,是日军防线刚刚接防、相对薄弱的缝隙。 12月13日凌晨,天色未明,他将66军残存的官兵们集结在一片废墟中。 “弟兄们!今日突围,九死一生!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记住,死也要把伤兵带上!冲出去一个,广东就多一个报仇的种!” 士兵们默默地将最后一把炒米塞进怀里,跟随和叶肇向着日军阵地发起了冲锋! 日军的反应极其迅猛,机枪、步枪的交叉火力疯狂倾泻着子弹。 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一波一波的倒下,但是后面的没有丝毫犹豫,他们迎着扑面而来的弹雨,继续埋头猛冲! 突然一个年轻的广东兵,因腿部中弹,扑倒在地,但他却发现了一道深沟! 他立刻指挥部队利用这道天然屏障,组织火力压制,交替跃进。 这道沟壑,成了这支孤军绝境中短暂的喘息之地和救命通道。 整整一天的鏖战!66军的官兵们用血肉之躯,硬生生在日军看似铁桶般的防线上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当他们终于冲破最后一道封锁线,踏入相对安全的句容山区时,清点人数,此刻活下的不到五百人。 叶肇的左臂中弹,但此刻他顾不上包扎:“莫哭!能出来一个,就多一个能报仇的!记住今日的血,记住倒下的弟兄!” 这支来自岭南的孤军,在南京城破的至暗时刻,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不可能”突围。 多年以后,当人们回望南京保卫战那悲壮的一页,不应只记得城破的惨痛与屠城的血泪,也应记得,在光华门外的寒夜中,曾有一群广东儿郎,迎着枪林弹雨,用生命进行着最后的冲锋! 主要信源:(南京保卫战中粤军将士的孟塘突围战——文史春秋.2011)#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0
梦幻星河缘

梦幻星河缘

梦幻星河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