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现在后悔了,开始拿出“契约精神”武器了,坚决不承认美欧条约了。 欧盟强调冯德莱恩的“握手协议”不具法律效力,双方还没有谈好正式协议。也就是说,当时代表欧盟的冯德莱恩被“当做牺牲品”了,欧盟把她做为“不算”的依据,大致和我们平时说的“我不知道,是他个人做的”类似。 事情得从7月27日说起。冯德莱恩跑到苏格兰找特朗普谈生意,回来就宣布达成了“史上最大关税协议”:美国对欧盟商品统一收15%的关税,欧盟得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再砸6000亿到美国投资。 本来这事儿该是跨大西洋关系的大突破,结果不到48小时,欧盟自己先跳出来打脸,说这只是“口头意向”,根本没法律效力。这操作把特朗普都整懵了——合着自己刚吹完牛,就被人当众拆台。 要说欧盟为啥翻脸,得先看看这协议到底有多坑。就拿关税来说,美国对欧盟商品平均税率从1.32%涨到15%,而欧盟对美国商品却要零关税。 这哪是公平贸易,分明是“美国吃肉,欧盟连汤都喝不上”。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算了笔账,光这15%的关税,每年就得让德国车企损失几十亿美元。 更绝的是,美国还要求欧盟买7500亿美元能源,可欧盟现在正拼命搞绿色转型,突然要进口这么多化石燃料,简直是开历史倒车。 再说了,去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总共才759亿美元,要完成7500亿的目标,相当于未来三年每天得从美国买7亿美元的油气。可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终端早就满负荷运转了,就算把新建项目全算上,到2027年也只能多挤出300亿的产能。 欧盟内部早炸锅了。法国总理贝鲁直接骂这是“黑暗的一天”,说欧盟“屈服”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损,说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掉了”。 最狠的是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他直接炮轰协议是“单方面投降”,说美国就是在“合法抢劫”。连德国总理默茨都绷不住了,说协议“损害”德国和欧洲利益,可转头又说这是“特定情况下的最佳结果”——这话说得,跟被人扇了耳光还得夸对方手劲大一样憋屈。 为啥冯德莱恩会签这么个赔本买卖?这里面有两个道道。一是她太想在任期内搞出点政绩。冯德莱恩刚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正愁没拿得出手的成绩,特朗普一递橄榄枝,她就急吼吼往上扑,根本没顾上跟成员国通气。 二是欧盟内部权力结构的问题。按照欧盟法律,国际协议得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可冯德莱恩签的“握手协议”连正式文本都没有,更别提走批准程序了。这就好比你替全家签了卖房合同,结果老婆孩子都不知道,能不跟你急眼吗?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也没把协议当回事。白宫发布的简报里,把欧盟承诺的6000亿投资和7500亿能源采购混为一谈,连具体品类都没分清楚。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更是大言不惭地说,协议让欧盟“首次完全接受美国汽车标准”,可欧盟这边根本没承认这一点。这种鸡同鸭讲的谈判,注定了协议的脆弱性。 说到底,这协议就是冯德莱恩和特朗普各取所需的政治秀。冯德莱恩想借协议证明自己能搞定跨大西洋关系,特朗普则需要在大选前吹嘘政绩。可现实是,欧盟27个成员国各有各的小算盘,美国的能源供应也不是天上掉馅饼。当欧盟发现自己要为这份口头协议付出真金白银时,赶紧祭出“契约精神”当挡箭牌,也算是无奈之举。
中美吓傻!终于找到印度强大实力在哪里了!印度地缘政治专家纳
【79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