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中国卡车车企天塌了!   事情是这样的,俄罗斯最近禁止进口和销售多款中国

天天纪闻 2025-08-03 13:15:38

一大清早中国卡车车企天塌了!   事情是这样的,俄罗斯最近禁止进口和销售多款中国卡车,包括东风DFH4180、福田BJ4189、一汽CA4250和CA4180、汕德卡ZZHS等车型,理由是这些车辆的制动系统违规和噪音水平超标。   这事儿乍一听好像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但往深了看,其实反映了中俄在汽车贸易领域的复杂互动,也暴露了中国车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短板。   俄罗斯对进口车辆的技术标准卡得很严,尤其是制动系统和噪音控制。   根据俄罗斯的OTTC认证要求,进口卡车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动性能测试,包括刹车距离、制动稳定性等指标,同时噪音水平要符合ECE R51标准,也就是在特定工况下噪音不能超过规定分贝。   而中国这几款卡车被禁,正是因为在这些测试中没达标。   比如说制动系统,俄罗斯要求卡车在满载状态下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紧急制动时,刹车距离不能超过25米,并且制动过程中车辆不能出现跑偏或侧滑。   但根据俄罗斯技术法规和计量局的测试报告,东风DFH4180等车型的刹车距离普遍超过30米,尤其是在湿滑路面上,制动距离更是大幅增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这要是在高速公路上遇到紧急情况,后果不堪设想。再看噪音问题,俄罗斯规定卡车在行驶时的噪音不能超过82分贝,而福田BJ4189等车型在实际测试中噪音达到了85分贝以上。这不仅会扰民,长期驾驶还会对司机的听力造成损害。   俄罗斯近年来对城市噪音污染管得越来越严,去年还出台法律,夜间开车噪音超标最高可罚款3万卢布(约合3468元人民币),所以中国卡车在这方面栽跟头也不奇怪。   除了技术问题,俄罗斯这一举动背后还有更深层的贸易保护动机。近年来,中国卡车在俄罗斯市场攻城略地,2024年1月中国卡车在俄销量占比超过70%,把俄罗斯老牌车企卡玛兹打得节节败退。   这让俄罗斯坐不住了,毕竟汽车工业是俄罗斯的重要产业,这么大的市场份额被中国抢走,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为了保护本土产业,俄罗斯开始在技术标准上做文章。2025年2月,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部长阿里哈诺夫公开表示,中国卡车存在“严重缺陷”,需要进行更严格的认证检查。   随后,俄罗斯技术法规和计量局取消了陕汽重卡等中国品牌的产品认证,暂停其在俄销售。这一系列操作表面上是技术监管,实际上是变相的贸易壁垒。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一边限制中国卡车进口,一边又暗示中国车企去俄罗斯建厂。   阿里哈诺夫在会议上提到,“对外国进口汽车进行更严格的认证核查”,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中国车企能在俄罗斯本地化生产,认证流程会一路绿灯。这其实是俄罗斯的“阳谋”,既想保护本土产业,又想吸引中国投资,可谓一箭双雕。   面对俄罗斯的禁令,中国车企的反应各不相同。陕汽重卡等企业被取消认证后,至今未公开回应具体整改措施,而一汽解放等企业则开始与俄罗斯本土企业合作,试图通过技术合作绕过贸易壁垒。   不过,这些措施都只是权宜之计,中国车企要想在俄罗斯市场站稳脚跟,还得从根本上提升产品质量。   首先,技术升级是关键。中国卡车在制动和噪音方面的问题,反映出国内车企在核心零部件研发上的不足。比如说,俄罗斯卡车普遍采用德国博世的ABS系统和采埃孚的变速箱,而中国车企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选择国产零部件,性能自然有差距。   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车企要么加大研发投入,自主攻克核心技术;要么与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合作,提升产品性能。其次,本土化生产是趋势。   俄罗斯对进口汽车的限制只会越来越严,中国车企与其在进口环节被卡脖子,不如直接在俄罗斯建厂。这样不仅能规避贸易壁垒,还能利用俄罗斯的资源和市场,实现双赢。   像中国重汽已经在俄罗斯建立了KD组装厂,通过本地化生产,产品成本降低了15%,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最后,售后服务体系要跟上。俄罗斯地广人稀,卡车一旦出现故障,维修和零部件供应是个大问题。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售后服务网点还不够完善,零部件储备也不足,这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如果能建立覆盖全俄的售后服务网络,及时解决用户问题,中国卡车的口碑和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这次俄罗斯禁止进口中国卡车,虽然给中国车企带来了挑战,但也为中俄汽车产业合作提供了契机。一方面,中国车企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引进俄罗斯在重型卡车领域的先进技术,比如卡玛兹在越野性能和低温适应性方面的经验;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需要中国的资金和市场,双方可以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展开合作。   但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双方在汽车、机械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不过,只要双方保持沟通,通过协商解决分歧,中俄贸易的前景依然广阔。  

0 阅读:13416

评论列表

yyc

yyc

41
2025-08-03 18:48

动不动就天塌了,我看是你家塌了

用户10xxx92 回复 08-04 00:49
对头!

文治者必有武备

文治者必有武备

33
2025-08-03 17:09

提高产品质量,该涨价涨价。一分钱一分货,质优价廉不存在别自己骗自己最后别像摩托车一样让人踢出市场。

王平 回复 08-03 19:34
是呀在越南中国摩托车一下子全军覆没

用户10xxx55

用户10xxx55

30
2025-08-03 16:22

比他们当年卖给中国的冰箱噪音还大?

昵称

昵称

25
2025-08-03 20:57

不要开口就说人家打压,人家可以达标,我们的就不行,先检讨自己,再严格的标准,也不可能把市面上的所以产品都排除,这个是基本原则,真质量过硬还怕人家不买?

7095178 回复 08-04 05:48
我们的最大能耐就是低价,什么东西都是低价

热仆郎含精量最高 回复 08-04 06:19
也不也挺正常的,我们当时搞汽车,外资车企必须找国内的一起合资才能搞

用户16xxx81

用户16xxx81

9
2025-08-03 19:32

有问题应承认,改进提高。

foxwu

foxwu

8
2025-08-03 21:10

制动距离问题在鹅国确实重要

ZJW

ZJW

6
2025-08-03 21:40

区区几型卡车而已,动不动就天塌了,我看是你吓尿了。

天天

天天

5
2025-08-04 03:00

这是好事,逼我们提升品质

王平

王平

5
2025-08-03 19:33

但中国重卡质量有限

紫陌红尘看桃花 回复 08-03 20:16
你说的是乘龙重卡么?

魏云惠

魏云惠

4
2025-08-04 00:06

小编家房子塌了没

用户18xxx36

用户18xxx36

4
2025-08-03 23:14

这两条我挺俄罗斯,质量才是硬道理。

用户14xxx84

用户14xxx84

4
2025-08-03 19:33

按小篇说法,否认国产质量和性能。

晓辉

晓辉

4
2025-08-03 20:03

等我们达到了它们的具体参数,另一波的参数要求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现在的国际氛围还搞不定毛俄,那咱也够丢份的了!

用户67xxx19 回复 08-04 06:05
至少现在的参数先满足吧!

yyy

yyy

3
2025-08-04 01:14

就俄罗斯的破技术,这能过关,明显搞摩擦吧

用户36xxx07

用户36xxx07

3
2025-08-04 01:48

偷工减料低价倾销压榨劳动力的企业都会被淘汰[滑稽笑]

梦如晨风

梦如晨风

3
2025-08-03 18:42

一般出口的品控比较好,但是也这样。

阳光

阳光

3
2025-08-04 05:23

作为一个老司机,我们的车企只会粗制滥造坑害国人,人家老外才不会惯着你

明星油漆陈小容

明星油漆陈小容

3
2025-08-03 19:03

有的买就不错了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3
2025-08-04 00:53

这是好事,倒逼自家企业研发创新!

奋斗

奋斗

3
2025-08-03 23:03

标题党夸大其词!

大河

大河

2
2025-08-03 18:14

我们不认为是差距,没事

丹心

丹心

2
2025-08-03 23:22

质次价廉祸害人命

至尊小帅

至尊小帅

2
2025-08-04 05:38

鹅国新政:禁止出售自家菜园出产的土豆,违者罚款500-1000卢布。

TS001

TS001

2
2025-08-04 01:47

国产车的质量还任重道远啊,企业总想着赚快钱,忽视了技术性能

凡星伴月

凡星伴月

2
2025-08-04 01:03

快点反思

用户85xxx42

用户85xxx42

2
2025-08-03 20:12

不去就是了,除了中国,谁卖车给他

用户93xxx25

用户93xxx25

2
2025-08-03 18:39

就是要发展自己汽车,结果几年后,又得来买,做不出。

九天之上

九天之上

2
2025-08-04 01:15

别急,这水平的重卡俄罗斯也做不好,一旦中国的重卡升级到标准,未来30年亚洲找不到对手。

四哥视野

四哥视野

2
2025-08-04 05:59

大鹅自己的卡车性能有展示没有?

用户51xxx86

用户51xxx86

1
2025-08-03 21:59

卖给他电动的

用户10xxx90

用户10xxx90

1
2025-08-04 04:06

见好就收吧,不要建厂。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