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美军为讥讽陈赓,故意指着桌上的牛排、面包问道:“陈将军,这些在你们那

菖蒲繁花居 2025-08-02 23:46:08

1945年,美军为讥讽陈赓,故意指着桌上的牛排、面包问道:“陈将军,这些在你们那吃不到吧?”陈赓闻言,只用一招,便噎得美军说不出话来。 陈赓1903年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普通家庭,祖父曾是湘军将领,家里虽不富裕,但尚武氛围浓厚。他小时候在私塾读书,13岁就投身湘军,在鲁涤平部第六团第二营当兵,扛着步枪跋涉湖南山野,参与讨伐吴佩孚的战斗,五年间从二等兵升到上士。1921年,他离开军队,在长沙粤汉铁路湘局当办事员,白天搬运货物,晚上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逐渐觉醒。 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考入广东陆军讲武学校,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与宋希濂并称“黄埔三杰”。他在校成绩优异,毕业后留校当连长,参与平定广州商团叛乱。1925年东征陈炯明,他在华阳战斗中救下蒋介石,动作果断。1926年赴苏联学习情报技术,1927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腿部受伤,在汕头医院治疗期间仍与工人交流革命纪律。 1928年,他在上海主持中央特科工作,穿梭弄堂传递情报。长征中,他任红军干部团团长,保持队伍整齐。抗战期间,他率八路军129师386旅,在太行山与日军作战,指挥沁源围困战,部署精准。1945年上党战役,他率部击败阎锡山进攻,保住晋东南解放区,为重庆谈判增添底气。他的军事才能和临场应变,早已在战火中磨砺得炉火纯青,战场上他是猛将,生活中幽默风趣,总能用智慧化解难题。 1945年秋,日本投降后,国共内战苗头已现。美国以调停为名介入,实则偏袒国民党,试图削弱共产党在谈判中的地位。在北平的一次宴会上,美军军官借着桌上的牛排、面包和沙拉,嘲讽陈赓和共产党军队的物资匮乏。这些食物在战乱的中国,尤其是解放区,确实稀罕。美军军官的挑衅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想在气势上压倒陈赓,间接打击共产党代表团。 陈赓身着旧军装,肩章上的星星却格外醒目。他不急不躁,起身拿起牛排、面包和沙拉,走向小炉,将这些食物倒进铁锅,用木勺搅拌成一团糊状,端到美军军官面前,笑着递过去,称这是“美国吃法”。这一招出人意料,美军军官当场愣住,无法回应,周围的窃笑声戛然而止。陈赓的应对不仅化解了挑衅,还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自信。解放区物资虽少,但靠信仰和智慧打天下,不是几块牛排能动摇的。这场交锋传开后,成了佳话,凸显了陈赓的机智和从容,也让美军明白挑衅选错了对象。 宴会后,陈赓在北平军调部继续工作,面对美方和国民党代表,言辞犀利,寸步不让,为共产党争取利益。1946年内战爆发,他回到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第四纵队,驰骋山西、河南战场,作战果断。淮海战役中,他率部攻克敌阵,渡江战役中率第四兵团南下,直取华南、西南至云南。 1950年,他赴越南协助边界战役,与越南军民并肩开通中越交通线。1951年,他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六次渡过鸭绿江,部署朝鲜战场作战。回国后,他筹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52年学院成立,他亲自授课,讲解战术。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1960年冬,他第二次心肌梗塞发作,仍伏案为学院撰写建议。 1961年2月,他在上海疗养,埋头写《作战经验总结》。3月16日,心脏病再次发作,他倒在书桌前,享年58岁。战友赶到,文件散落床边,众人沉默悼念。

0 阅读:0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