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这辈子,最不该做的事就是闯进北京。 大家想,他一路从陕西打到河北,

体元说球 2025-08-02 20:16:44

闯王李自成这辈子,最不该做的事就是闯进北京。 大家想,他一路从陕西打到河北,大小仗打了无数,能把队伍拉扯到敢跟朝廷叫板的地步,说明之前的路没走错。就算偶尔绕点弯,大方向都对,不然哪来的底气兵临城下? 但进了北京,一切都变了。他输就输在没搞明白“打下来”和“守得住”是两码事。 教员说“进京赶考”,考的就是能不能守住家业、稳住人心。李自成呢?带着队伍冲进紫禁城,眼里只看到龙椅,没看到背后盘根错节的麻烦——官绅的抵触、百姓的观望、关外的虎视眈眈,他都没准备好应对之策。 其实当时的牌面很清楚:明朝被辽东的满清耗得快断气,自己这边刚攒了点家底,南方还有大片地盘没动过。要是他能忍忍,别盯着崇祯那把龙椅,转身去占南方——钱粮有了,民心稳了,兵也能养得更壮。 让明朝和满清在北边接着死磕多好?要么明朝赢了,也是惨胜,军队打光了,老百姓饿疯了,李自成再出来收拾残局;要么满清赢了,自己也得掉层皮,到时候李自成举个“为崇祯报仇”的旗号,师出有名,民心瞬间站过来,再打回去,名正言顺坐江山。 这一点,皇太极比他清醒多了。己巳之变时,清军都打到北京城下了,皇太极愣是撤了。为啥?他知道明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占了北京,手里没足够的人、没合适的法子稳住局面,最后只会被群起而攻之,不如见好就收。 李自成缺的,就是这种战略眼光。身边的牛金星、宋献策,算个账、出个奇招还行,真要论全局谋划、权衡利弊,差得远。他们没提醒李自成:北京不是终点,是更难的起点。 结果呢?龙椅还没坐热,吴三桂勾着清军就打过来了。手里的牌明明不算差,愣是被打得稀烂。说句实在的,他要是懂这个理,说不定就没清朝什么事了。 大家说说看,要是李自成能忍住那口气,或者身边有个能看透这层的谋士,结局会不会不一样?评论区聊聊,关注我,接着唠这些藏在历史转折点里的门道。

0 阅读:45
体元说球

体元说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