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为何要烧少林寺?1928年,冯玉祥带兵火烧少林,屠杀武僧,大火烧了40天,大量古建筑和文献付之一炬…… 1928年3月15日,嵩山少林寺的天王殿突然燃起大火。 谁也没想到,这场火会连烧四十余天,将这座始建于北魏的千年古刹几乎夷为平地。 藏经阁内5480卷佛典化为灰烬,其中包括玄奘手译的《大般若经》残卷。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曾经守护少林寺的武僧首领妙兴,以及军阀冯玉祥麾下的"倒戈将军"石友三。 其实,早在三年前就曾埋下了伏笔。 1925年,军阀吴佩孚的军需官带着二十辆驴车的军火来到少林寺,要求时任武僧教头的妙兴代为保管。 作为交换,吴佩孚给了妙兴一个"护寺团团长"的头衔,允许少林武僧组建武装。 妙兴在达摩像前跪了一夜,最终接下委任状。 最终,被迫答应的这个决定,将少林寺拖入了军阀混战的泥潭。 悲哀的妙兴很快尝到苦果。 他率领武僧为吴佩孚押运军火、驻守要道,甚至参与了对平民的征税。 1927年冯玉祥控制河南后,将少林寺视为吴佩孚的帮凶。 当冯玉祥在全省推行"灭佛运动",强征寺庙财产时,少林寺因为拥有武装,成了重点打击目标。 1928年初,冯玉祥部将石友三率兵围攻少林寺。 这位以反复无常著称的"倒戈将军",就是他曾被少林武僧,就带着特殊的仇恨,进行了毁灭。 战斗持续了三天,武僧们以棍棒对抗枪炮,最终因体力不支溃败。 机枪扫射下,三十七名武僧倒在寺前广场。 随后,获胜后的石友三展开了残忍的报复。 他让僧人们被强迫排成两列,让他们亲手传递燃烧的椽木焚烧自己的寺院。 一个小沙弥为抢救《易筋经》抄本扑进火堆,被乱枪打死。 石友三甚至在方丈禅院摆庆功宴,烤食寺里放生的鸽子助兴。 最令人痛心的是藏经阁,士兵们将煤油泼向经卷,火焰窜起十丈高,千年智慧结晶在噼啪声中灰飞烟灭。 而冯玉祥对佛教的敌意早有端倪。 1927年在开封相国寺,他因索要"爱国捐"被拒,当场砸毁功德箱。 次日,相国寺山门挂上了"中山市场"的匾额,冯玉祥的副官假扮和尚在门口拍照登报。 这种极端行为源于他的"宗教救国论",所以他才认为寺庙是封建残余,僧人不事生产。 但火烧少林寺引发了国际震动。 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千年银杏燃烧的照片,标题为《东方文明火炬熄灭》。 日本佛教联合会发来抗议电文。 讽刺的是,冯玉祥后来在一场火灾中丧生,民间传言这是毁佛的报应。 1982年少林寺重建时,工人在废墟中挖出一个焦黑的铜匣,里面是妙兴留下的炭化名册,唯有"护法"二字金粉未褪。 这个细节成为重建的隐喻,新少林寺大雄宝殿的藻井中央,镶嵌着1928年铸造的孙中山像银元,象征新旧时代的交融。 寺内那口日本捐赠的铜钟,撞钟绳用的是黄河抗洪时的救灾缆绳,钟身梵文则是冯玉祥毁掉的相国寺住持空明法师的刺血遗作。 1928年那场大火烧掉了木质建筑,却烧不灭禅武精神。 从妙兴被迫卷入军阀混战,到石友三的疯狂报复,再到冯玉祥的极端政策,少林寺的劫难映照着一个时代的癫狂。 而废墟中重建的新生,则见证着文明比暴力更坚韧的力量。 就像那棵被烧空的千年银杏,第二年春天又从焦黑的树皮上抽出新枝。 主要信源:(民国网——前尘往事:冯玉祥为什么要火烧少林寺?)
清朝亡了的时候,少林寺的武僧不敢跟人冲突。不是他们武功太高,而是土匪子弹太快。但
【29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