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网传成都某三甲医院一医生哭诉,5月绩效1800多元,8月发放 网上传得沸

尉迟红 2025-08-02 18:06:05

震惊!网传成都某三甲医院一医生哭诉,5月绩效1800多元,8月发放 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说成都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在群里哭诉,五月份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绩效到八月才发,结果只有一千八百多块。这事儿一出,好多同行都炸锅了,纷纷跳出来吐槽:有的说自己县医院工资直接降了两千,公积金两年没交;有的干脆说,绩效可以不要,只要朝九晚五、把夜班费换成调休就行。大家不是在矫情,是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其实说白了,医生现在的日子难过,不是哪一家医院抠门,而是整个大环境变了。以前医院赚钱主要靠卖药、用耗材,药厂给回扣,耗材加价,轻轻松松就能贴补医生和科室。现在医改一来,药品零加成、耗材集采,价格砍得比拼多多还狠,医院直接少了一大块收入。再加上医保搞DRG付费,简单说就是“打包价”,一个病给多少钱提前定好,治超了医院自己贴,治省了就当奖金。为了不吃亏,医院只能拼命省钱,省钱的第一刀就砍在医生头上。 医院也不是不想发钱,是真没钱。现在公立医院一半以上都在亏,账面上欠一屁股债。政府补贴越来越少,很多医院连10%都拿不到,剩下的全靠自己去挣。可病人呢?大城市虹吸效应严重,小地方病人被大医院抢走;产科、儿科因为生孩子的人少了,收入直接腰斩;再加上疫情后大家手头紧,不是大病都不敢往医院跑。病人少了,医生却越来越多,三级医院拼命扩建,医学院年年扩招,人一多,蛋糕一分就薄了,绩效自然往下掉。 更憋屈的是,有些医院内部管理一团糟。行政后勤人员能占到四成,干活的人少,分钱的人多;绩效规则不透明,科室辛辛苦苦挣一万,医院先抽走九成,剩下一成再分给几个医生,扣完设备折旧、耗材成本,到手就剩几百,甚至出现“负数绩效”——倒贴上班。你说荒不荒唐? 网上有人酸:“医生哭穷?一个月一万还嫌少?”可他们没看到,这一万里一半是绩效,绩效说没就没;五险一金按最低交,夜班一上就是十七八个小时,加班费?不存在的。我们不是不想谈奉献,可医院不是寺庙,医生也要吃饭、还房贷、养孩子。寒窗苦读十几年,每天面对的是生老病死,情绪不能有,失误不能有,钱包还不能瘪,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 我是医院里的一名普通医生,每天七点查房、八点门诊、中午写病历、下午手术、晚上值班,一天下来连水都不敢多喝。以前绩效好的时候,一个月到手两万出头,觉得再苦也值。现在绩效腰斩,基本工资五千多,扣完房贷、孩子幼儿园、老人药费,月底卡里就剩三位数。我不敢请假,不敢生病,更不敢辞职,因为外面还有几百个毕业生等着顶我的坑。我们不是不想救人,只是也想被当成人,而不是被“奉献”两个字绑架的免费劳动力。 有时候真羡慕公务员,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加班有调休。我们呢?夜班从下午五点干到第二天上午十点,连续十七个小时,第二天还得正常上班,否则算旷工。有人提议取消夜班费,只要给调休,我们都说行,可医院一句“人手不够”就打发回来。我们不是不想干,只是想被公平对待,想靠自己的手艺过上体面生活,这要求过分吗? 说到底,医生降薪不是简单的“医院抠门”,而是整个医疗体系转型的阵痛。药价砍了、耗材降了、医保控费了,这些改革长远看是好事,可眼下却让一线医生成了代价。我们不怕改革,怕的是改革只改收入不改负担,怕的是一边要求我们“回归医疗本质”,一边让我们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 所以,下次再看到医生抱怨工资低,别急着说“矫情”,先想想:如果连治病救人的医生都养不起家,那这个社会还能指望谁来守护我们的健康? 员工工资绩效 医院薪酬水平 医院收入 医院收入下降 成都薪酬 医院待遇 医生工资 医生工资收入 绩效评价标准 绩效奖金核算 成都工资 医院成本绩效 成都医院医生

0 阅读:0
尉迟红

尉迟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