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东莞一经营35年的企业称没有订单继续放假,让员工惶恐不安 东莞有一家做衣

尉迟红 2025-08-02 15:05:32

悲催!东莞一经营35年的企业称没有订单继续放假,让员工惶恐不安 东莞有一家做衣服的老厂,叫众信,1990年开张,到今年已经整整35年了。老板是香港人,工厂在道滘镇,地方大、机器多,工人也上千,以前专门给美国人做牛仔裤、休闲裤,一条裤子从织布、裁剪、洗水、熨烫到装箱,都在厂里一条龙搞定,生意红火的时候,晚上灯火通明,货车排队等货。可就在7月29号,厂里又贴了一张通知,说8月份继续放一个月假,原因很直白:美国客户的订单突然停了,没布进来,也没裤子出去,机器一停,人只能回家。通知最后一句话特别扎心——“视订单情况再另行通知”,说白了就是啥时候上班不知道。工人们拿到通知心里拔凉拔凉的:房租要交、孩子要吃饭、老人要看病,一个月不上班只拿几百块生活费,谁都慌。 网上一传开,评论区立马炸了锅。有的说:“干了十几年,眼瞅着厂子从几百人做到几千人,又从几千人缩到几百人,现在直接放假,心里真不是滋味。”还有的说:“美国那边经济不好,老百姓不买裤子,咱们这边就跟着没饭吃,世界真小。”更年轻的网友直接吐槽:“早转型啊,光靠老美一条裤带拴住脖子,迟早被勒死。”也有人悲观:“别说这一家,整个东莞很多厂都在熬,熬不住的就关门,关门的老板跑路,工人就傻眼。” 说到底,这次的事不能只怪老天爷。老板自己得背最大的锅。过去十年,大家都能看到外贸风向在变,人工涨、汇率涨、东南亚抢单,可众信还是只做美国市场,一条道走到黑,没有开发欧洲、日本,也没有试试内销电商,更没有做自己的品牌,连直播都没碰过。厂子大、设备老,转不动也舍不得扔,就像一辆旧大巴,轮子掉了一个还在硬撑。按照现在的法规,连续放假超过一个月,工资最低也得发东莞最低工资的八成,大概一千五百块,可这点钱对工人来说杯水车薪。如果老板最后撑不住宣布解散,那得按工龄赔钱,一年补一个月,十年就得补十个月,可他账上还有多少现金?要是账上没钱,老板个人名下有房子车子,法院可以拍卖,但真走到那一步,工人拿到钱也得排队,三五年都算快的。所以眼下工人最担心:老板会不会趁半夜把机器搬走,人跑回香港,留下一屁股债。 其实大环境确实差,不光东莞,全国都一样,订单像秋天的蚊子越来越少。原材料涨价、运费飙高、外国客户砍价,再加上国内同行互相压价,利润薄得像纸。中小企业想活下去,第一得把鸡蛋放在好几个篮子里:外贸不行就转内销,线下不行就上网,淘宝、拼多多、抖音、TikTok都去开个小店,先把货卖出去再说;第二得把机器换成灵活的,能接小单、急单,别一开机就要一万件;第三得让工人变成多面手,会缝纫也会直播,今天做裤子明天做T恤,人动起来,厂子就转得动;第四能抱团的抱团,几家小厂合在一起做品牌,一起直播一起拼单,省广告费也省快递费。政府这边也有招:减税、补贴电费、给贷款延期、组织大家去国外抢订单,能薅的羊毛千万别客气。 说到底,一家厂子就像一条船,老板是船长,工人是船员,天气不好大家都能理解,但船长得提前看天气预报,该换帆换帆,该减速减速,不能等浪头打到脸上才喊救命。众信这艘老船现在就在浪尖上晃,能不能稳住,全看船长还有没有力气转舵。对我们这些岸上的人,今天同情、明天唏嘘都没用,真正有用的是记住教训:上班的人别只会一道工序,多学两手,哪天厂子真倒了还能端别的饭碗;当老板的更得长点心,别把希望全压在一个大洋彼岸的订单上。经济有起有落,风浪永远不会停,只有把船造得结实点、帆做得灵活点,才能在下一次风暴里活下来。东莞的夜还是灯火通明,只是有的灯是机器在亮,有的灯是老板在办公室里发愁,还有的灯是工人在家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愿众信能挺过去,也愿所有打工人都能领到下个月的工资,这才最实在。 工厂订单下降 东莞公司歇业 东莞公司倒闭 东莞企业困境 东莞零工市场 东莞订单慌

0 阅读:0
尉迟红

尉迟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