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日本水产品已经被放宽限制可以进入中国市场,但短时间内无法回到顶峰时的销量。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尽管日本仍是中国水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但下滑态势明显,已经持续较长时间。 水产品,中国农业出口的王牌 在我国众多的农产品中,水产品是出口竞争力最强、业绩也最好看的品类。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水产品就是创汇的重要品类,长期保持贸易顺差,我国直到2022年才成为水产品净进口国。 养殖成本低廉、规模化生产是中国水产品攻略全球市场的重要优势,在中国水产品出口的黄金年代,对虾、鳗鱼和罗非鱼三大“拳头”产品在全球市场备受欢迎,且都在重点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 2004年,中国对虾出口美国市场超过10万吨,市占率达20%;中国鳗鱼是日本市场的最爱,顶峰时出口量超过8万吨,市占率超过80%,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日本的鳗鱼消费;罗非鱼从外来物种变成创汇王牌,2014年出口美国市场达20万吨,市占率接近50%。 日本美国对中国水产不再青睐 2024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金额为近200亿美元,看似起伏不大,但出口国家和地区的份额、结构已经开始有较大的改变。 日本仍是中国水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美国位居第二,2024年两者的出口份额分别为16.8%和11%,韩国和东南亚合计占据20%——上述国家和地区接近拿到了中国水产品出口的5成份额。 以2023年的数据来看,日本最青睐进口中国的水产品是:水产品制品,232.3千吨;软体动物,63.9千吨;甲壳动物,17.0千吨;藻类,22.4千吨;以及腌熏鱼,9.9千吨。 日本和美国合计进口了30%左右的中国水产品,但2024年,中国水产品对日出口是十年来的第二低值,对美出口也是十年来的第三低。两大重点市场均在走低,让中国水产企业承压。唯一的差别是,中国水产品对日出口已经阴跌了近十年之久,对美出口则是近两年的暴跌态势。 此前在美国、日本等国备受欢迎的中国水产品,市占率多有所下滑。中国对虾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经降至不足5%,印度和厄瓜多尔的市占率大大提升。中国罗非鱼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也已经降至30%左右,所空出的份额被其他国家所瓜分。 目前来看,多种因素叠加,中国水产品对日、对美出口下降已近乎不可逆。 低价水产品围剿,中企办法不多 中国水产企业出海,遭遇最多的问题是反倾销、反补贴,各种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复折腾之下,加之泰国、越南、印度、印尼、厄瓜多尔等劳动力更加低廉的国家挤入水产品出口领域,中国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不可避免地缓慢下跌。 面对厄瓜多尔白虾和越南罗非鱼等产品的低价围剿,中国水产企业的应对办法并不多,向高端水产品发力有一定成效,比如调味鱼制品、即食海鲜、鱼油胶囊等深加工产品,确实打开了部分全球市场局面,但仍不够稳定。 出口转内销也是中国水产企业的一个重点举措,尤为显著的是鳗鱼,有越来越多的鳗鱼制品被优先留给了国内市场。
美国财长贝森特:阻止中国通过出口,击垮中国恢复繁荣是美国的首要对外任务。美国财
【15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