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议长:巴勒斯坦要想建国,那就去伦敦和巴黎建吧!
日内瓦世界议长大会上,此话一出,全场死寂。以色列现在连装都懒得装了。原来以色列嘴里念叨了几十年的“两国方案”,从头到尾就是个骗局, 过去,以色列总把自己包装成反恐战争的受害者。而这次,奥哈纳只是说了实话,以色列官方语境里,根本没有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 捅出这个篓子的,恰恰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个西方的老盟友,突然准备承认巴勒斯坦国。于是,奥哈纳想用最强硬的姿态吓退盟友,结果却把以色列最真实的、也是最丑陋的一面,彻底暴露给了全世界。 伊朗、也门代表离席不奇怪。但连一些欧洲国家的代表也跟着起身走人,这事就不简单了。这说明,奥哈纳的“坦诚”,已经踩穿了西方盟友的底线。大家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直支持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奥哈纳的叫嚣,和他国内阁在加沙的行动,逻辑上是完全一致的。他在日内瓦的空调房里否认饥荒,而他的国家正在用实际行动制造饥荒。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超过122人被活活饿死,其中83个是孩子。加沙北部儿童的严重营养不良率,几个月内飙了十倍。 以色列的手段清晰又歹毒:先是全面封锁,断水断粮断药。然后系统性摧毁加沙八成以上的农田、渔船,断了任何自给自足的根。最后,也不人道援助了,对着排队领食物的平民就开枪。 嘴上让你去巴黎,手上直接让你在物理上消失。 以色列为什么突然不装了?因为它真急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 英法转向只是个开始,背后是整个西方民意的崩盘。民调显示,在欧洲,同情以色列的比例已经跌到了两成左右。这股民意的海啸,甚至冲到了美国本土。 当“解放巴勒斯坦”的口号响彻欧美街头时,政客们发现,靠支持以色列换取政治正确的时代过去了。 德国开始批评,荷兰直接拉黑。以色列过去那张“道德信用卡”,额度快被清零了。正是在这种众叛亲离的恐慌下,强硬派才选择了图穷匕见。 以色列最爱用的一套说辞,就是承认巴勒斯坦国等于奖励恐怖主义。这套逻辑奇葩就奇葩在这里,把别人在国际法上合法的建国权利,污蔑成对恐怖主义的奖赏,这是典型的强盗逻辑。 更何况,几十年的占领和压迫才是催生一切反抗的根源,因果不能颠倒。 所以,奥哈纳的“疯话”,其实是一份宣告。他以官方的身份,亲手终结了那个可以靠战略模糊和舆论操控来维持的旧时代。 他也帮了全世界一个大忙,让所有人看清了,这场冲突的内核,根本不是什么反恐,而是对生存权的剥夺。 (来源:《以色列时报》7月30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