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被关押的国民党少将范纪曼腹痛难忍,提出去上厕所。谁料半天后,范纪曼还没从厕所出来,厕所里已经空无一人。狱长一听,高喊:“马上就要枪毙他,他怎么给跑了?马上把他追回来……”狱警们端着枪冲进厕所时,只看到墙角的砖缝有撬动过的痕迹。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上海威海卫路171号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看守所里一片死寂。 关押在此的范纪曼突然捂着肚子呻吟起来,声称腹痛难忍需要上厕所。 值班警员见他痛苦模样,转身去取开水给他服药。 怎料,当警员端着水杯返回时,监舍已空无一人。 范纪曼,这位挂着国民党少将军衔的神秘人物,竟在行刑前夕消失得无影无踪。 看守所长徐少元闻讯赶来,伸手一摸范纪曼床铺尚有余温,顿时暴跳如雷:“追!挖地三尺也要抓回来!” 他如此震怒自有缘由。 范纪曼的真实身份是潜伏多年的中共特工,死刑判决书墨迹未干,却在眼皮底下脱逃。 范纪曼的革命之路始于1926年。 那年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北伐战场并负伤立功。 1930年因北平市委书记冀丕扬叛变出卖,组织关系中断。 在等待重新接头的日子里,精通多国语言的他走上特殊战线。 契机来自黄埔同学、军统大特务陈恭澍的求助,对方以营救“表哥”为条件,要求翻译日伪情报资料。 范纪曼将计就计,将珍贵情报转送党组织。 半年后冀丕扬再度叛变,幸得女友彭子珍奔走营救才脱险,随后进入北大“半洗白”身份。 1934年成为转折点。 地下工作者刘逸樵发现他的语言天赋,系统培养其情报分析能力。 范纪曼从报纸字缝里挖掘出日军动态、经济情报等珍贵信息,多次出色完成任务。 上海沦陷时期,他上演“虎口夺电台”的惊险戏码。 租界沦陷当日,他西装革履乘坐豪华轿车,以采购电器为名从日本浪人监视下运走秘密电台。 这台维系上海与延安联络的电台,被他藏进静安寺文具店地洞,又在日军大搜查时转移至安全屋。 1943年开设大华书店时,老“雇主”陈恭澍再度找上门。 经组织批准,范纪曼化身“双面译员”。 表面为军统翻译日伪情报,暗地将副本送交刘逸樵。 书店里结识的国民党特派员张子羽,更成为他日后打入敌营的关键跳板。 日本投降后,刘逸樵下达新指令:渗透国民党高层。 范纪曼通过张子羽引荐,以“精通七国语言的黄埔精英”身份面见陈诚。 国防部长亲自授予他少将军衔,配备专车和活动经费。 这个新身份让他接触到核心机密。 1949年初春,厦门联络人沈寒涛被捕叛变。 特务在其家中发现范纪曼赠书,随即由陈恭澍亲自实施抓捕。 面对指认,范纪曼在保密局审讯室拍案怒斥:“老子堂堂国防部少将,岂容宵小污蔑!” 军衔成为护身符,他被转押至看守所而非监狱。 所长徐少元试图摘其肩章时,范纪曼厉声呵斥:“此乃蒋校长亲授!尔等何资格动?” 震慑之下,他竟在狱中享有打牌下棋的特殊待遇。 死神在四月降临。 当狱友周黎扬发现档案袋上范纪曼名字被画红圈时,大屠杀的阴影已然逼近。 4月10日深夜,范纪曼佯装腹痛支开看守,利用对监舍结构的熟悉,从厕所气窗翻越两道高墙。 脱身后未返家避险,而是通过民盟关系藏身虹口区阁楼,直至5月27日上海解放的炮声响起。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消失的少将”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多起敌特案件。 1984年12月30日,一纸恢复党籍的通知送达,党龄从1926年算起。 半个世纪的风雨征程,最终在七旬之年回归初心。 从北伐战场到隐蔽战线,从军统译电室到国防部机要处,范纪曼用语言作武器,以智慧为盾牌,在历史转折处写下了惊心动魄的谍报传奇。 主要信源:(梁平区博物馆——梁平党史人物故事 | 鞠躬尽瘁为伟业 隐蔽战线写丹心——记中共梁山县委(特支)第一任书记范纪曼)#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1949年4月,被关押的国民党少将范纪曼腹痛难忍,提出去上厕所。谁料半天后,范纪
琴音流转
2025-08-01 20:28: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