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母的心里,最中意的却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钗黛,而是刚进贾府不久的薛宝琴。那么,薛宝钗林黛玉比薛宝琴差在哪里?贾母为什么希望贾宝玉娶薛宝琴?王熙凤和贾母,从哪里看出贾宝玉和薛宝琴是一对的?钗黛不要了? 咱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那就是,薛宝钗林黛玉比薛宝琴差在哪里?贾母为什么希望贾宝玉娶薛宝琴? 首先,林黛玉虽然是贾母的亲外孙女,但是由于林黛玉是父母双亡,自己的未来尚不可期,又怎么能给贾宝玉带来美好的生活呢?所以,从一开始,贾母就没看中林黛玉作为自己的孙子媳妇,只是把她当成外孙女看待而已。 其次,薛宝钗家中虽然富足,但是她有一个不争气的哥哥。一旦将来薛宝钗和贾宝玉成亲,贾府的这点脸面,很有可能被薛宝钗的哥哥给败坏光了。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在贾母的口中,是从来都没承认过所谓的“金玉姻缘”的。 反观薛宝琴,不仅和薛宝钗一样,属于薛氏家族的富户,更关键的是,薛宝琴的兄弟薛蝌,是一个沉稳可靠的人。假如贾宝玉和薛宝琴联姻,就算将来贾宝玉不懂得管理贾府,有薛蝌在,贾宝玉依然能过上和现在一样的生活。 再来说下第二个问题,王熙凤和贾母,从哪里看出贾宝玉和薛宝琴是一对的?钗黛不要了? 对此,在书中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语未了,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道:“那又是那个女孩儿?”众人笑道:“我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贾母笑道:“我的眼越发花了。” 在上面这段描写当中,虽然贾母以眼花为由,搪塞过去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从别人口中所谓的“我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贾母就能得知,那是贾宝玉和薛宝琴单独在一起。贾母才不管他俩是因为什么原因单独在一起的,总之,贾母的心里,就有了一丝希望。 不过,当薛姨妈委婉的表示,薛宝琴已经许配人家之后,王熙凤为了不让贾母难堪,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实际上则是贾母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凤姐儿说道:“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如今已许了人,说也无益,不如不说罢了。”贾母也知凤姐儿之意,听见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 王熙凤是一个善于揣摩贾母心思的人,从贾母详细打听薛宝琴的生辰八字,王熙凤就已经猜出了贾母的心思,所以,她才为了避免贾母的难堪,率先代替贾母说出了内心的想法,那就是“心里看准了他们两个是一对”! 由此,也可以证明,在贾母的心里,钗黛是已经不要了的!
真正的高手过招:赵心童赢下第一阶段!晚上再打!他们两个阶段打得太焦灼了,因为
【1评论】【1点赞】
胡梦茵
瞎说,贾母明明看到了是宝玉却故意说那又是哪一个女孩儿就是在给宝玉辟谣,别乱说了,宝琴可是薛蝌兄妹口口声声宣称送进京里来和梅家完婚的,在自己家里行为不检点偶有出格就算了,跑到亲戚的亲戚家里来不检点简直就太不要脸了,她和宝玉二人独处,偏生还没带着小丫鬟们在旁边,贾母看了简直血压操两百,立马急中生智把宝玉硬说成是女孩儿,而且后面还不停的找补说我也怕他是年纪大了懂得人事了,结果留心一瞧却又不是,就是单纯的对女孩儿好,爬别原是个女孩错投了胎吧!看看老太太的口齿智慧,再看看王夫人根本不顾儿子的名声开口就是骂金钏儿勾引了宝玉,以及贾政伪君子的口头嚷嚷恨不得打死宝玉不读书,结果连带着贾环贾兰艘只管送去贾家族学(今天职高)混日子,贾母才是荣国府真正为了宝玉的未来殚精竭虑的一个。又要执行贾政在宝玉抓周时候定的色鬼方针,还要绝境逢生一般想方设法绞尽脑计为这个被不靠谱的亲爹亲妈坑的未来坎坷的孩子谋一条相对轻松点的生路,所以贾母不停的给宝玉善后,想方设法的成全他护花使者的名声。
胡梦茵
可以说贾母对薛家厌烦的已经无语了,一个连及笄礼都赖在贾家却想要宣称和荣国府平起平坐的无赖薛家,放任他家大姑娘在贾家大行淫乱之事,偏生这个不要脸的商女还是王夫人给招来的,儿子贾政没本事还不敢撵了人走,没想到薛家居然得寸进尺到了他家订了婚的女郎也拉进荣国府了,老太太处处抬举宝琴就是意在提醒大家她礼遇的是梅翰林家的未来媳妇,凤姐看老太太的口气,干脆把贾母不说的话挑明了,省的薛家又借口老太太看中薛家家世,想要薛家二姑娘可惜二姑娘许了梅家,只能和大姑娘接亲的恶名出来。凤姐把话挑明了,薛姨妈亲口出来拒绝了,薛姨妈再不要脸总不能说既然我家二姑娘没缘分那么我女儿顶上也是一样,并且她还是姐姐如何如何吧!贾母这一场抬宝琴就是贬低离间薛家,并且又时刻都在洗白自己孙子的名声。可以说薛家二女贾母没一个看得上眼,凤姐通过邢岫烟的事,也没一个看得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