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近年来,项目建设的接续发力,描绘出济南稳中求进的发展轨迹。在2023年“项目突破年”、2024年“项目深化年”基础上,济南将2025年确定为“项目提升年”。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放眼泉城大地,塔吊林立传递发展信心,机器轰鸣鼓舞奋斗干劲,重大项目“拔节生长”积蓄进阶势能……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济南正以项目建设新成效推动强省会建设闯出更大的新天地。
项目建设“加速度”,高质量发展活力涌动
夏日济南,项目建设热潮翻滚涌动,项目突破的好消息纷至沓来——
在洪楼商圈核心地带,融合国际潮流与环保科技的标杆工程——洪楼1905项目悄然革新着传统施工模式,为“高品位步行街”建设目标注入绿色动能。
随着最后一对钢轨排在山师东路站左线精准合龙,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实现全线“轨通”,为2025年年底全线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城市高快一体路网体系中的关键枢纽,济南零点立交主体工程收尾工作基本完成,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济南东部南北向通行效率,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及起步区发展提供交通支撑。
……
城市经济活力如何,重大项目是“晴雨表”。每一个项目的突破,都折射出济南“项目为王”的理念,城市发展活力也在一个个项目突破中不断迸发。
2025年,全市共有135个省级重点项目,其中,实施类项目117个,年度计划投资656.5亿元。截至4月底,117个实施类项目已开工91个,当年累计完成投资344.9亿元,投资完成率52.5%。
2025年,全市共有市级重点项目550个。其中,实施类项目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871.4亿元。截至4月底,500个市级重点实施类项目已开工385个,当年累计完成投资833.9亿元,投资完成率44.6%。
产业项目、民生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向“智”而行、向“新”而进、向“高”而攀,各区县(功能区)铆足干劲、比学赶超,项目建设集聚成势,全市呈现大抓项目、大抓发展的生动局面。
顶层设计“提标准”,强省会争先担当
省会强,则山东强。2025年2月5日,省委书记林武参加指导济南市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并作讲话,对济南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上作示范、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上打头阵、在全国副省级城市高质量发展上勇争先、在济南都市圈建设上当引领”。
在济南市委党校(济南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上,市委书记刘强“公布”了最新的强省会建设战略体系,将这四个具体要求补充到战略定位中。
瞄准目标定位,持续抓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也是增强省会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
一个细节很有代表性。春节刚过,2月10日、11日及18日至20日的五天时间里,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便密集深入各区县的企业生产一线、项目建设现场开展调研,足迹遍布52个点位。这52个点位,对应着52个项目,足见这座城市对“项目建设”的重视与关切。
济南的项目建设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2月24日,全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济南举行,总投资10427亿元的1006个项目集中开工。济南又一次“站排头”——参加集中开工的项目共计73个,总投资74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1亿元,其中产业类、民生保障类项目个数占比达到85%。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在量质齐升经济工作推进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济南继续在顶层谋划上发力,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量身定做”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中的重要抓手就是“项目”。
以工业领域为例。近年来,济南“工业强市”的目标不变,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2025年又对标全省重点产业链,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研究确定了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同时,针对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重点产业,建立了相应的产业发展办公室,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谋划培育产业,畅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1—6月,济南已压茬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04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13个。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二期、金雷高端传动装备科创产业园、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从局部看全局,从细节看全面,这座城市的项目建设有谋划、有创新、更有质量,彰显济南“走在前”的省会担当。
全市上下“一盘棋”,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坚持“一盘棋”理念,以优质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中共济南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做好2025年各项工作,重点是做到“四抓四提升”——“抓谋划储备,提升项目质量”“抓过程管理,提升推进效率”“抓要素供给,提升保障水平”“抓力量整合,提升服务能力”。
在“项目深化年”中,济南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系统进行了全方位升级,打通了全市17个相关信息平台,覆盖了全市所有重点项目,并将策划生成、手续办理、落地开工、竣工投产各个节点均纳入系统管理服务。
进入“项目提升年”,济南对服务能力再升级,要求进一步做强项目推进系统,按照“应通尽通、应接尽接、应用尽用”的原则,打通各部门系统间信息壁垒,提升“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系统”数据调取分析能力,实时掌握信息,及时解决问题……
半年已过,济南经济走势备受关注。7月25日,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674.0亿元,同比增长5.4%,全市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0.7%、33.1%;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5.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4.8个百分点,表现亮眼。
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省会,核心是产业,关键在项目。面对更加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济南经济上半年交出“平稳答卷”,“稳”和“进”的势头明显。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离不开项目建设的有力支撑。
大河奔流,不舍昼夜。新时代新济南,面临着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肩负着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使命,正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范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