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塔塔集团,跑到上海来找我国的空调压缩机企业了,要求提供技术和设备,帮助印度提高空调压缩机水平。这家企业就是位于上海的海立集团! 都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当近50摄氏度的热浪炙烤印度大地,连法院都因酷暑无法开庭时,印度工业巨头塔塔集团,还真就千里迢迢跑来上海求“远水”了。 压缩机这东西可不是小零件,它是空调最关键的部分,压缩机水平不行,空调就不凉快还费电,印度老百姓现在被高温折磨得受不了,空调需求猛涨,去年一年就卖掉1400万台,可本土压缩机年产能才550到600万台,连需求的一半都顶不上。 而且,自己造的压缩机不仅比中国货贵三分之一,能效还低30%,一台2冷吨的压缩机,印度造要650块,中国的只要500块,还更靠谱,这就难怪印度市场70%的压缩机都得从中国进口,连塔塔这样的巨头也得来上海敲门。 而塔塔找上海海立,算是找对了门!全球每7台空调压缩机就有1台是海立造的,新能源客车空调压缩机市场占了五分之一还多。 人家最近还刚拿了新专利,能把压缩机功率再降1%,这技术实力可不是吹的,印度自己呢?连基础的涡旋压缩机技术都没突破,生产线还得靠中国零件,想追上来?难喽。 有人说印度空调普及率才7%,市场潜力大得很,预计到2030年规模能到300亿美元,可潜力再大,造不出合格的压缩机也是白搭,他们所谓的本土制造,大多就是把进口零件拼一拼,能自己生产的只有塑壳、线束这些简单玩意儿,连颗靠谱的螺丝钉都得进口,研发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哪像中国企业,光空调压缩机相关的专利就有2000多项。 有意思的是,塔塔想跟海立合资,海立却只同意了当小股东,而且直到现在也没说要转让核心技术,这也难怪,谁会把吃饭的本事随便交出去?印度想靠别人一下子提升技术,怕是打错了算盘。 说到底,这事挺能说明问题的,印度想跳过基础工业积累,直接搞高端制造,哪有那么容易?高温天里,老百姓急需空调降温,可工业底子太薄,只能眼睁睁看着商机流到别人手里。 其实,合作本身是好事,中国企业有技术有产能,印度有市场有需求,好好合作本该是双赢,但要是总想着走捷径,不肯踏踏实实地搞研发、建产业链,就算引进再多设备,也成不了真正的制造强国。 说到底,高温天气不会因为你口号喊得响就变凉快,老百姓需要的是实实在在能吹出冷风的空调,塔塔集团能放下身段来找海立,至少说明他们认清了现实,制造业的发展从来没有捷径,能者为师不丢人。 这档子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中国企业在制造业领域的优势来之不易,得好好守住,继续精进技术,才能在全球产业链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印度塔塔集团,跑到上海来找我国的空调压缩机企业了,要求提供技术和设备,帮助印度提
世界聚焦点
2025-07-31 15:33: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