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新疆后,左宗棠杀掉了所有俘虏,包括降俘,然而,左宗棠手上沾满了血,却没人骂,为何? 1876年1月,64岁的左宗棠率领湖南军6万人从兰州出发,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西征。此时新疆已被中亚军阀阿古柏占领11年,这场远征将决定1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归属。
阿古柏1865年从浩罕汗国入侵新疆后,在英俄两国支持下建立了所谓“哲德沙尔汗国”。
他的统治极其残酷,对农民征收70%的粮食税,强制征收15—45岁男性入伍,仅乌鲁木齐就有3万维吾尔族民众死于苛政。
当时清政府财政困难,年收入仅8000万两白银,而平定太平天国已耗费2亿两。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主张“停撤关外”,认为新疆得不偿失。
左宗棠力争后获得慈禧太后支持,但朝廷只能提供300万两军费,其余需自筹。
左宗棠抵押湖南老家房产筹得5万两银子,又请胡雪岩向外商借款1870万两。他用这笔钱从德国购买了84门克虏伯后膛炮,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化炮兵部队。
1876年8月,湖南军攻占乌鲁木齐,仅用8个月就收复了天山北路。但在玛纳斯河战役中,叛军头目白彦虎派人诈降,企图里应外合。左宗棠识破后将20余名诈降者就地处决,此举在当时引发争议。
《伦敦时报》刊文批评左宗棠“违背了文明战争的原则”,但当地维吾尔族民众却给左宗棠送来了“左公救命”的锦旗。
原因很简单,阿古柏政权下民众生活困苦,而左宗棠收复后立即将税负从70%降至30%,还开放了被禁多年的集市贸易。
左宗棠在行军路线上种了30万株柳树,从兰州到哈密绵延3000里。这些树苗成活率达80%,既固定了沙土路基,又为后续部队提供了遮阴。
俄国驻华武官后来在报告中写道:“那些柳树林比任何要塞都更能阻止我们的推进。”
1877年5月,左宗棠亲率主力攻打达坂城。克虏伯大炮轰击3小时就打开了城墙缺口,守军4000人阵亡过半后投降。没多久,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收复。整个西征历时2年,清军伤亡1.2万人,歼灭叛军近10万。
左宗棠设立织布局生产军装,建立机器局修理武器,还引进了马铃薯、胡萝卜等新作物。到1878年,新疆粮食产量比阿古柏时期增长了一倍,人口也从不足100万恢复到150万。
他规定每支部队的日常开支必须逐笔记录,伙食费每人每天不得超过0.2两银子。1879年他病重时,将朝廷赏赐的人参转赠给受伤士兵,自己只喝白开水。
1881年,通过《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了被俄国占领9年的伊犁九城。至此,新疆全境回归中国版图。左宗棠也因此成为晚清唯一成功收复大片失地的将领,这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尤为难得。
新疆战场上叛军多次诈降后突袭清军,造成重大伤亡。左宗棠的严厉措施虽然手段激烈,但确实震慑了反复无常的叛军,加速了战争结束。
他的功过得失,留给历史去评判,但收复新疆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塞度林木
没有拿回全部的伊犁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