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中国可要栽个大跟头,把本全赔光了!”面对中国斥巨资买下卡沙甘油田的独家开采权的举动,美国却同各国嘲笑中国此举。 2009 年,中国石油以 50 亿美元的巨资取得了哈萨克斯坦卡沙甘油田 8.33% 的开采权益,这一举动在当时引发了外界诸多质疑与嘲讽。 许多人认为中国是“冤大头”,纷纷猜测中国的投资将血本无归,甚至担忧这次押注可能成为中国能源战略上的一个大失误。 毕竟,卡沙甘油田从最初发现到正式投产,前后折腾了十几年,光前期投入就烧掉了几百亿美元,那些西方石油巨头们,像埃尼、壳牌、道达尔这些主儿,折腾了半天,愣是没搞出个名堂,最后纷纷打了退堂鼓。 为啥?这油田简直就是个“油老虎”,难伺候得很,它藏在里海北部的冻土层下面,冬天能冷到零下 30 多度,一半时间都结冰,想在上面搞建设,难如登天。 更要命的是,油层里还混着大量硫化氢,这玩意儿可是剧毒,稍微有点闪失就是大事故,所以当时不少人笑话中国,说咱们是接了个烫手山芋,怕是要把家底都赔进去。 可事实呢?让那些看笑话的人失望了,中石油接手后,没像西方公司那样磨磨蹭蹭,2016 年卡沙甘油田就正式投产了,当年就出口了 2.65 万吨原油。 到 2021 年,出口量直接突破 1500 万吨大关,这速度可比那些西方巨头靠谱多了,现在呢?这油田每天能产 38 万桶油,计划到 2027 年要达到 50 万桶 / 天,就这产量,够欧洲 10% 的日消费量了,你说厉害不厉害? 有人可能会说,产量高又咋样,说不定成本太高,还是不赚钱,这话放在 2009 年可能有点道理,那时候国际油价刚从金融危机的低谷爬起来,也就 70 多美元一桶,可别忘了,石油这东西,长期看总是看涨的。 再说了,中国买这油田,可不光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为了能源安全。你想啊,咱们每年要进口多少石油?有这么个稳定的来源,心里不就踏实多了吗?而且这油田的原油还能通过中哈管道直接运到中国,不用绕道马六甲海峡,安全多了。 现在再看看那些当年嘲笑中国的国家,尤其是美国,估计脸都有点疼,他们可能忘了,自己那些石油公司当初是怎么狼狈退出的,卡沙甘这项目,总投资从最初的 500 多亿美元涨到 1500 亿美元,换谁都头疼。 可中国企业就有这韧劲,不仅扛下来了,还做得有声有色,这背后是咱们的技术实力在撑腰。对付冻土层、处理有毒气体,这些难题都被一一攻克,这哪是栽跟头啊,分明是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实力和担当。 说到底,卡沙甘油田这事儿,是中国能源战略的一着妙棋,它不光给我们带来了稳定的原油供应,更重要的是,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影响力。 通过这个项目,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关系更铁了,这对“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个大大的助力,那些当年嘲笑我们的人,现在估计只能眼巴巴看着我们稳稳当当赚钱,顺便还巩固了地缘政治影响力。 所以说,看问题不能只看眼前,得有长远眼光,中国这步棋,走得高,走得远,那些短视的嘲笑,现在看来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这回中国可要栽个大跟头,把本全赔光了!”面对中国斥巨资买下卡沙甘油田的独家开采
世界聚焦点
2025-07-31 12:10: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