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多名贵州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选错了院校,结果被厦门大学的马来西亚校区误录取,一年学费4万9千元,相关学生已经申请退档,这事算是成了一个大乌龙。客观来说,双方都有一些问题,首先,每个大学的代码是不一样的,换言之,只要查询手册,确认厦门大学跟分校区的代码,就不会造成这种状况,所以说相关学生在这方面没有注意。 作为人生选择的重要节点,自己不注意相关信息,最终导致这样的结果,属实让人有些担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生应该尽可能谨慎的处理问题,避免出现让自己后悔的结果。 我们要知道,这些学生当中不乏600多分的,他们本来能够更从容的进行院校填报,结果连两个学校专业不一样这件事都没注意到,不得不选择退档复读,这让不少人感到可惜。 当然,这些学生在事后较为理智,在承认自己没有分辨编码的失误后,指出系统方面的错误,因为其他院校的主校区跟分校区是有标注的,只有厦门大学没有海外标识,这明显不对。 可见在院校信息标识上,系统存在部分误导操作,所以要论起责任,不能光算学生这边,换言之,系统这边确实该进行一番优化,采取更加显眼的信息标识手段,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另外,这起事件被曝光后,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关注,相关学生的压力非常大,毕竟他们受到的指责不少,特别是他们还要在之后进行复读,重新开始高三的学习,本来负担就重。 如果再加上网络舆论的压力,别说进步了,甚至有可能考出不如这次的成绩,那损失就大了,所以说,这些学生要求考试院做出进一步说明算是正常的,毕竟也是为了降低网络舆论影响。 不得不说,在志愿填报这件事上,出现乌龙事件虽然比较少,但现在事实摆在眼前,必须重视起来,无论怎么说,都不能让外部因素成为干涉学业的消极因素,这是必要的条件。 毕竟这些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多年努力后,本应该在高考过后收获成果的,谁知道现在却因为填报失误不得不复读,就算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负起责任,也存在外部影响原因。 至少在系统提示上做出部分改动并不算什么大事,当然,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复读而是退档进入下一批志愿填报,这样一来,这些学生就没必要再来一年,可以选择相应的院校。 问题在于他们的信息已经上报到马来西亚校区,想要退档还得专门跟马来西亚联系,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存在沟通、渠道不足等诸多问题,还得看相关部门怎么做出处理。 从整体来看,现在因为涉及人数较多,分校区这边不能处理,还得需要贵州省考试院发函确认信息后才能处理,所以具体结果还不好说,存在转机也有可能。 参考资料: 高分考生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误录取:通知短信为“已录取厦门大学”丨大河报
3000校友怒了!香港浸会大学硬刚杨景媛,被坑男生终于等来反转?这瓜吃得
【61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