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亿欺诈造假,“东旭系”实控人李兆廷夫妇等被拟罚17亿元

财经 03-29 阅读:0 评论:0
“东旭系”三家公司及实控人李兆廷夫妇等因数百亿级别造假拟被重罚

2025年3月28日,“东旭系”实控人李兆廷名下的*ST旭蓝(东旭蓝天,东旭蓝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040)收盘于0.52元/股,股价在一元以下已经19天,在下周一即3月31日再交易一天后,就将面值退市,与2024年就面值退市的兄弟东旭光电(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代码400254、420254)在老三板会师。

当日晚,东旭蓝天和东旭光电发布公告称,前期中国证监会对两家公司、其控股股东东旭集团和实控人李兆廷等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证监会下属的河北证监局和深圳证监局对三家公司和李兆廷等人下发了三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河北证监局两份、深圳证监局一份)。综合三份文件,揭露出了一起数百亿级别的欺诈发行证卷和系统性财务造假的大案,三家公司和李兆廷等人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是:

1)欺诈发行证券

2017年,东旭光电通过虚假手段骗取股票发行核准,违法募集资金75.65亿元;2018年,东旭集团以同样方式欺诈发行公司债券,违法募集35亿元。两项募资合计骗取市场资金超110亿元。

2)系统性财务造假

2015年到2019年,东旭集团累计虚增营收478.25亿元、利润130.01亿元,虚增货币资金最高达447.9亿元;东旭光电也虚增营收167.6亿元、利润56.27亿元。合计虚增营收约645亿元,虚增利润约196亿元。

3)非法占用资金

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非经营性占用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资金,未归还金额合计169.59亿元。

4)未按期披露年报

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未按规定披露2023年年报,违反信息披露义务。

监管机关拟对东旭集团、东旭光电、东旭蓝天三家公司和其实控人李兆廷等40名“东旭系”董监高罚款约17亿元。

其中:

东旭集团拟被罚5.83亿元;

东旭光电拟被罚3.90亿元;

东旭蓝天拟被罚1200万元;

“东旭系”实控人、东旭集团董事长、东旭光电原董事长李兆廷合计拟被罚5.89亿元(与东旭集团一起被罚5.89亿元,与东旭光电一起被罚60万);

东旭集团董事、东旭光电董事长兼总经理郭轩拟被罚2040万元(与东旭集团一起被罚1500万元,与东旭光电一起被罚540万);

东旭集团副总裁、东旭光电原董事李泉年拟被罚1700万元(与东旭集团一起被罚1450万,与东旭光电一起被罚250万);

东旭集团原副总裁、财务部部长谢国忠拟被罚1450万元;

李兆廷的妻子、东旭集团总裁李青拟被罚480万元;

东旭集团原副总裁、资金部部长王根敏拟被罚150万元。

监管机关还拟对19名主要责任人员采取5年以上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其中李兆廷、郭轩、李泉年、谢国忠、王根敏等5人因情节特别严重拟被终身市场禁入,李青等人拟被市场禁入10年。

这样自2019年东旭集团债务违约开始,李兆廷这位“石家庄首富”“百亿富豪”通过欺诈发行证券和财务造假建立起来的“东旭系”大厦轰然倒塌。

李兆廷的来路

根据资料,李兆廷和妻子李青均出生于1965年,今年已是花甲老人,曾经荣誉等身,于今却迎来了不名誉的退场。

李兆廷夫妻都是河北省石家庄人,相隔一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前后脚被分配到石家庄市柴油机厂工作。李兆廷在这家大型国企发展得很好,30岁左右就当上了副总经理。

1996年李青和李兆廷先后下海。1997年李兆廷就创立了东旭集团,此后多年东旭集团就是李兆廷的夫妻档,李兆廷为董事长,李青为总裁。两人身家曾超200亿元,成为“石家庄首富”。

东旭集团从CRT装备的一个小零件做起,逐步拓展到CRT整条生产线的设计、制造与技术服务,很快就成长为国内最大的CRT装备制造商,市场占有率超过50%。彼时,安彩集团、彩虹集团和宝石集团等特大型CRT彩电显像管公司都是东旭集团的大客户。

随着CRT显像管向液晶平板转型,2004年东旭集团成功掌握了全套TFT-LCD液晶玻璃基板装备制造及产品生产工艺。2010年5月,东旭集团在郑州建成了国内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

2009年,东旭集团进行克拉管、无极灯等绿色建材生产,并建立光伏组件生产基地,进入光伏产业,逐步进军光伏电站项目开发、EPC、电站运营维护和融资。

2011年到2012年间,东旭集团入主并控制了同在石家庄市的原大客户、陷入困境的彩电显像管企业宝石集团,并间接控制了上市公司宝石股份(发行有A股和B股)。

2014年1月,宝石股份正式更名为东旭光电,成为“东旭系”第一家上市公司,其主业被李兆廷调整为光电显示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制造。

2015年9月,东旭集团收购宝安地产,随后更名为东旭蓝天,该公司在李兆廷的指挥下转型为光伏制造。

2016年,李兆廷又将嘉麟杰(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486)纳入囊中,他曾计划将该服装公司向5G方向转型,但被监管否决。2025年3月28晚,嘉麟杰也发布了公告,称“东旭系”三家公司及多名董监高拟被处罚与自己无关。嘉麟杰后续是否会脱离李兆廷的控制还有待观察。

疯狂控评和美化自己的东旭集团

2019年东旭集团债务违约。从这时候起,东旭集团就有组织的在网络上控评,并频频发布美化自己的文章和软广。如有关股吧里的“李兆廷通过多重路径向海外转移巨额资金”的帖子就被删了。

2024年4月底,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因巨额资金被控股股东东旭集团占用无法归还,未能如期披露2023年年报,违反信息披露义务。2024年7月两家公司股票停牌两个月复牌后暴跌,面临面值退市的压力,网络上对“东旭系”不利的言论见多。

笔者于2024年7月16日在今日头条发布了《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被ST并复牌后连续跌停9天,面值退市风险大》,不出意料被东旭集团盯上了,被其定性为发表煽动性言论,称侵犯了它的名誉和商誉,文章被投诉下架了。

虽然笔者文章中并无捏造的地方,但在东旭集团的“放大镜”式投诉下,有些不严谨的地方被其拿住,文章没有保住,没能给投资者提个醒。

我也看到了其他自媒体称自己被东旭集团投诉、文章被迫下架,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

我的文章被封不久,东旭光电在2024年8月14日因连续20天股价在一元以下而面值退市,2024年10月11日被正式摘牌。

而*ST旭蓝因2024年下半年股市走强,加上东旭集团舆论管控团队的不懈努力而暂时脱离面值退市区。但到2025年4月我们就不能在主板上看到它了,也就比它的兄弟到老三板迟了几个月。

就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下发后的2025年3月28日和29日,旭电A5和*ST旭蓝股吧中还有人不遗余力的在捧“东旭系”的臭脚,这些发帖的人良心不疼吗?

回首2025年元旦,李兆廷的讲话:“东旭扛住了一次又一次压力测试,这种打不倒、压不垮的韧性,这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坚强,充分说明东旭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短期风险挑战,赢得未来可持续发展。”

真是颇为讽刺!!

人不能跑,钱也不能跑

监管部门在督促东旭光电、东旭蓝天两家公司追回被控股股东东旭集团和实控人李兆廷非法占用的169.59亿元资金,并将相关证券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涉事中介机构的违法执业行为也正在同步调查中,可能面临进一步追责。

投资者服务中心已启动民事赔偿支持程序,法院正在审核立案申请。证监会强调,退市不意味着免责,将对财务造假等行为实施“立体化追责”。

但依照我个人所见,被非经营性占用的约170亿元基本不可能追回,而17亿元罚款有多少能如额缴纳也不好说。毕竟多年前就有人提醒到李兆廷在向外转移巨额资金,“东旭系”在国内还有多少家底可能只有李兆廷一家三口知道了。

作为数百亿欺诈发行和系统性财务造假的主谋,有关部门要看好李兆廷和他的妻子李青,不要出现类似许家印被抓,他老婆和大儿子却跑到国外的情况。

另外要说一下李兆廷和李青的儿子李赫然。此人不简单,为十足的学霸,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硕博连读,当过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博士生导师是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依托师门他的政商资源十分丰沛。

李赫然于2019年创立野草创投,以自有资金管理为主(初始规模为7亿元),专注新制造、新科技、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早期投资,强调“长期陪伴企业成长”和“冷静分析行业底层逻辑”。他提出“野草速度”,6小时决策、12小时资金到账,以灵活响应企业需求。他投资参股的公司有星河动力、宇泛智能和参半等。

李赫然连续多年入选融中“中国最佳青年投资人”,2021年上榜《胡润U30中国创业领袖》,曾获评“冷静且长期的硬科技投资人”。

这里我们需要监管机关厘清,李赫然创办野草创投的7亿元自有资金是不是他父亲李兆廷给的(毕竟首富王健林给王思聪的创业资金才5亿元,而李兆廷2017年就在欺诈发行股票了)?李赫然是否介入了“东旭系”的经营管理,他与百亿级别的欺诈发行、系统性财务造假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真得没有一点关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