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人捧”到“众人骂”,这一路走来,张颂文究竟做错了什么?
娱乐
12-23
阅读:22
评论:0
引言
古装剧里的男主什么样?年轻、英俊、剑眉星目——这是观众多年来被“培养”的审美。再看张颂文,身高没问题,演技没问题,可这中年形象一出现,古装男神的幻想立马破灭了。有人说,“这不是破案,这是高启强穿越北宋了!”观众对他“高启强”形象的刻板印象也加重了这种违和感,导致入戏困难。
2. 台词拉垮:南方口音“穿越”宋朝张颂文是公认的演技派,但在《清明上河图密码》中却被不少观众批评“太油腻”。有人吐槽他皱眉、瞪眼的表情让人喘不过气,甚至形容他像个“过于认真的老父亲”。这种表演方式让观众觉得少了一分沉稳,多了一分矫揉,直接让代入感减半。
4. CP感欠奉:父女还是夫妻?主角的光环不够,配角却集体开挂。周一围饰演的顾震,以亦正亦邪的形象赢得观众好评,他那场手起刀落的复仇戏成了观众追剧的最大动力。再看看王沛禄和林家川,一个是反派,一个是搞笑担当,表现都十分出彩,反而让张颂文显得黯淡无光。
6. 场景用心,但也无法拯救一切《狂飙》里的“高启强”太成功了,成功到观众脑海里一看到张颂文,就能自动代入黑帮大佬的形象。他尝试转型挑战古装剧,本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但“高启强”的滤镜让观众难以接受他的新角色。经典角色固然成就演员,却也可能成为无法挣脱的标签。
8. 观众期待过高,也是问题之一张颂文的演技毋庸置疑,可“万能演员”并不存在。角色适配度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好的演员与角色应该是双向选择,而不是“硬贴合”。而这次的失败恰恰提醒我们,观众对演员的期待也需要更加理性。
对张颂文来说,《清明上河图密码》无疑是一次高风险的挑战。虽然争议不断,但至少他敢于跳出“高启强”的舒适圈,尝试全新领域,这本身就值得肯定。未来,他需要在选角上更加精准,避免类似的适配度问题。对于观众而言,不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刻板印象。毕竟,谁不需要一点试错的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