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印度甘拜下风的孟加拉究竟有多脏?女性随地大小便,遍地是垃圾
孟加拉国,这个南亚小国,名字听起来可能没那么响亮,但说到卫生状况,估计连印度都得甘拜下风。城市里垃圾堆成山,河水臭得让人捂鼻子,女性在街头小便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听起来触目惊心,可却是孟加拉国真实存在的日常。那么,这个国家到底有多脏?这些脏乱差的背后,又藏着什么原因?

孟加拉国,位置在南亚次大陆的东北角,国土面积14.8万平方公里,跟咱们一个中等省份差不多大。可偏偏这里挤了1.7亿人,人口密度高得吓人,每平方公里1180人,全球数一数二。首都达卡更是重灾区,2100万人口塞在这座城市里,密度堪比高峰期的地铁。城市化率38%,听着不高,可人口基数太大,公共服务根本跟不上趟儿。结果呢?垃圾满街飞,河水变垃圾池,卫生问题成了老大难。

要说孟加拉国脏,最直观的肯定是满街的垃圾。拿达卡来说,这城市每天产生5000吨固体废物,听着就不少了吧?但问题是,垃圾收集系统压根儿不给力,只有60%的垃圾能被收走处理,剩下40%咋办?全扔街上了呗。结果就是,达卡街头随处可见“垃圾山”,塑料袋、废纸、剩饭剩菜堆得老高,有的地方一人多高,行人得绕着走。

老城区的情况更惨,街道窄得跟胡同似的,两边全是垃圾堆。风一吹,塑料袋满天飞,臭味儿熏得人头晕。到了雨季,那就更热闹了。大雨一来,垃圾跟水混一块儿,街上全是脏兮兮的洪流,堵车不说,还成了蚊子苍蝇的乐园。登革热、疟疾这些病在这儿可不稀罕。世界银行的数据说,达卡的垃圾收集率才60%,比印度的孟买差远了,人家好歹有85%。这差距一摆,孟加拉国的垃圾问题有多严重,不言而喻。

农村也好不到哪去。乡下没啥正规的垃圾处理,村民习惯把废物往河边、路边一扔了事。时间长了,小路旁全是垃圾带,风吹日晒,臭味儿飘几里地。政府想管,可人手和钱都跟不上,垃圾问题就这么一年年堆下来了。

孟加拉国有700多条河,号称“千河之国”,听起来挺美。可现实是,这些河大多脏得没法看。布里甘加河,流经达卡的大动脉,本来是命脉,现在却成了垃圾场。河面上漂满了塑料瓶、破袋子,还有黑乎乎的工业废水,河水浑得跟酱油似的,臭味隔老远都能闻见。当地人管它叫“黑河”,一点不夸张。

污染有多严重?孟加拉国污染控制委员会的报告说,布里甘加河里的重金属和细菌含量超标好几倍,压根儿不能用。鱼早死光了,灌溉都不敢碰。可贫困的居民没辙,还得靠这条河洗衣服、刷碗,甚至洗澡。小孩儿在河边玩,鞋都没得穿,直接踩在脏水里。长期下来,皮肤病、肠胃病找上门,太常见了。

印度也有恒河,污染也不轻,可人家2014年搞了个“清洁恒河计划”,投了不少钱,水质多少有点起色。孟加拉国呢?治理资金少得可怜,布里甘加河的污染一年比一年糟,连印度都比不过。这水污染的程度,真不是一般脏能形容的。
女性街头小便:公厕少得可怜说到孟加拉国的卫生,女性在街头小便这事儿特别扎眼。不是她们不想讲卫生,是实在没办法。达卡这么大个城市,2000多万人,2013年统计全市公厕才67个,其中能用的只有5个。平均下来,几百万人共用一个厕所,想想都崩溃。尤其对女性来说,出门找个干净厕所跟中彩票差不多。

贫民窟里更惨,公厕基本是摆设。没地方去,女性只能找个墙角、小巷子解决问题。隐私?压根儿没有。街上人来人往,很多人看习惯了,也不觉得啥。可这背后,是健康隐患。排泄物没人清理,堆在街头,细菌一滋生,腹泻、霍乱就来了。2020年全国开放式排便率降到1%,听着挺好,但在达卡贫民窟,这数字能到20%,差距不是一般大。

印度也有类似问题,但“清洁印度运动”建了不少厕所,开放式排便率从39%降到19%。孟加拉国呢?公厕建设慢得像蜗牛,女性只能继续在街头凑合。这卫生条件,比印度还差一截。
孟加拉国人卫生习惯差,也是个大问题。贫民窟里,很多人家连干净水都没有,洗手都成奢侈,更别提用肥皂了。小孩儿光脚在垃圾堆里跑,大人就在路边摊吃东西,摊子旁边就是臭水沟,吃完拍拍手走人,见怪不怪。卫生意识?压根儿没普及。

为什么会这样?穷和没文化是关键。孟加拉国统计局的数据说,贫困家庭占全国40%,很多人没上过学,连垃圾该咋扔都不知道。政府想宣传,可钱不够,学校里卫生课也少得可怜。印度在这方面做得好点,识字率74%,比孟加拉国的74.7%低一点,但卫生教育抓得紧,居民意识强不少。孟加拉国没这条件,卫生习惯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脏乱成常态。
孟加拉国为啥这么脏?根儿得从几个方面挖。首先,人太多。1.7亿人挤在这么点地方,密度是印度的三倍,垃圾、废水谁来管?政府想建设施,可人口增长比建设快,永远追不上。

再者,钱少。孟加拉国人均GDP才2500美元,靠农业和制衣厂活着,政府收入就那么点,哪有余力修公厕、建垃圾场?印度经济规模大点,人均2300美元,但总盘子大,政府还能挤出钱搞基建。孟加拉国没这底气。

还有历史问题。18世纪被英国殖民,资源被掏空,经济底子薄。1947年印度分治,孟加拉国成了东巴基斯坦,后来独立,可城市规划、基础设施都没跟上。几十年下来,卫生问题越积越多,想翻身难上加难。

孟加拉国政府也不是啥都不干。国家卫生战略定了目标,要多建厕所,管好垃圾。亚洲开发银行掏钱搞了个“固体废物管理改进项目”,买了垃圾车、建了收集点。社区还推了个“总卫生项目”,让村民自己修厕所,2019年开放式排便率降到1.5%,效果还行。

国际组织也没闲着。世界银行投了1440万美元,改善吉大港的供水和卫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跑学校教小孩儿洗手,慢慢影响大人。这些措施听着不错,可城市化太快,设施建好了又不够用。垃圾清理、公厕建设还是跟不上,脏乱问题短期内解决不了。
孟加拉国的卫生现状,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比印度还脏。垃圾堆满街,河水臭冲天,女性街头小便,哪样都让人皱眉头。人多、钱少、历史包袱重,再加上教育跟不上,这脏乱差的帽子一时半会儿摘不掉。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努力,可速度太慢,效果有限。要真想变干净,得靠经济起来,教育跟上,意识提高。这条路不好走,但不走永远是老样子。
网友评论
-
2025-04-05 08:47:25
偷拍入厕不用冒险,孟加拉遍地随拍
-
2025-04-05 22:26:23
说别人,我们最发达的长三角大多城市都有路边尿尿的习惯,夏天一到那个尿骚味真酸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