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闯入不速之客,中国海警果断出手

军事 03-27 阅读:20 评论:0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声明,3月21-24日,日本“理惠丸”等渔船非法闯入我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舰艇迅速响应,依法驱离。这一事件,再度将钓鱼岛主权争端拉回国际视野焦点。

钓鱼岛,这片位于中国台湾岛东北部的岛群,由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组成,总面积约5.69平方千米。其最早被中国先民发现与命名,早在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中,就有对“钓鱼屿”的记载。此后,明清诸多官方文献与地图,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筹海图编》中的海防区域图,以及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的《坤舆全图》,均明确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版图。

彼时,日本尚未对钓鱼岛有任何主权声索。直至1884年左右,日本才“发现”钓鱼岛,并在甲午战争末期,趁清朝国力衰微,秘密将其“编入”版图。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及附属岛屿被割让给日本,钓鱼岛也不幸落入日本之手,但这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本质。

中国钓鱼岛(资料图)

二战结束,正义得到伸张。《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所窃取的中国领土。然而,美国在战后主导《旧金山和约》,私自将钓鱼岛划入冲绳托管范围。1971年,美日签订《冲绳归还协定》,将钓鱼岛行政权移交日本,这一做法严重违背国际法与战后国际秩序,为钓鱼岛争端埋下祸根。

上世纪60年代末,一则东海大陆架富含油气资源的报告,让日本对钓鱼岛的觊觎之心愈发膨胀。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两国领导人达成搁置钓鱼岛领土争议的默契。但日本并未真正遵守这一约定,2012年,日本政府上演“购岛”闹剧,宣布钓鱼岛“国有化”,彻底打破平静,引发中国强烈反制,自此钓鱼岛争端不断升级。

中国钓鱼岛(资料图)

此次日本渔船非法进入钓鱼岛领海事件,正值中日关系微妙时刻。此前,王毅外长访日,中日韩外长会议也达成一系列共识,旨在推动地区和平稳定与合作。日本渔船此时闯入,无疑是对双边友好氛围的公然破坏,暴露其对华政策的表里不一。在发现日本渔船非法行径后,中国海警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海警舰艇第一时间奔赴事发海域,执法人员通过规范流程,向日本渔船船员宣读法律法规,多次口头警告其行为违法,要求立即撤离。在日方拒不配合的情况下,海警舰艇果断采取必要管控措施,最终成功驱离日本渔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

面对中国海警的合法执法行动,日本部分人士及专家却颠倒黑白。他们宣称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追逐”日本渔船,是“升级行使管辖权”,指责中国舰艇正常行动为“侵犯主权”。但事实胜于雄辩,钓鱼岛领海是中国主权范围,日本渔船非法闯入在先,中国海警依法执法在后。国际社会对领土主权有明确界定,日本此举不过是企图混淆视听,为其非法行径开脱。

中国海警(资料图)

自2012年钓鱼岛争端激化以来,中国海警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组建专业部队,配备先进舰艇与装备,实现钓鱼岛海域常态化巡航。如今,中国海警构建起多层防御体系,从日常巡逻监控到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中国海警在钓鱼岛领海巡航天数达数百天,巡航频次与范围持续扩大,对钓鱼岛实现有效实际控制,有力震慑外部侵权势力。

钓鱼岛争端的本质,是日本对中国固有领土主权的侵犯。中国始终通过和平执法与法理斗争维护钓鱼岛主权,未来,中国海警也将持续在钓鱼岛领海开展维权执法活动,坚定守护这片神圣领土,绝不容许任何国家侵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