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会门槛高,比“饭圈”更吸引少男少女的“同人圈”,却为何褒贬不一

旅游 09-03 阅读:3 评论:0

朋友家有个小男孩,我看着长大,刚上初中之前还是一个非常顽皮的孩子,聪明好学,但也活泼好动,但后来再遇见他时,要不是他喊我,我还差点没认出来,他剪着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白龙(又称赈早见琥珀主)的发型,浑身上下都是粉色系:粉色帽衫、粉色波鞋、粉丝背包、粉色水杯,后来发现连背包里还一直放着一把粉色遮阳伞,说话声音轻轻柔柔,曾经走路风风火火的大男孩,此刻却突然步履轻盈...…

电影《千与千寻》剧照

听说,自从男孩喜欢上动漫后,就比以前安静多了,课余喜欢去参加动漫展,广州的、香港的,寒暑假,一定会去日本旅游,带回来的是各种漫画书和手办,漫画书我没看,但那些手办的精细及夸张程度,我这个成年人看到了都要面红耳赤,男孩说这些都是限量版,很贵的。他的电脑机箱就像一座梦幻宫殿,透过透明机箱壳,里面白色的电源外壳上摆着一件艳丽手办,手办下还铺着一张白色的毛毯,而键盘也是他自己用各种颜色的色子精心拼成...他的志向是去日本留学,而后来他确实去了…哦,他的网名从喜欢动漫后就是日文。

一位女孩从漫画墙旁经过

这是一种什么文化,怎么会彻底改变一个男孩的性格?让孩子如此着迷?

大数据时代真的可怕,前几天只是偶尔看见一则8月广州漫画展的帖子,看见里面的讨论异常激烈,好奇心驱使打开细看后,平台就开始不断推送类似漫展的帖子,想想最近没事,不妨也去现场感受一下。

登录漫展官方售票网站,本想按要求进行注册,却发现想要注册成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还需要在规定时间回答不同问题,超时或答错一道,都会被拒绝,试过几次仍未成功,只好作罢,没想到入圈的门槛会那么高。

网站截图

假如不能注册成为会员,就不能浏览网站里的作品。慢慢接触多了类似帖子,发现很多新颖的专业术语:口味有分腐向、百合、大众、治愈……交换有10r、16r...…还有OC、无料、infp和集邮等等,都是外人根本无法理解其中含义的名词。原来这就是“同人圈”,没有共同兴趣和爱好,是外人无法进入及理解的“同人”与“Cosplay”文化圈。

没有亲自去展会现场,你永远不知道场面有多火爆,清一色的俊男美女,以十到二十来岁间居多,官方网站说这次CPGZ06的摊位申请数量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最终达到了可容纳摊位数的两倍,即6800个摊位。

售卖(或交换)的绝大多数都是各种立牌、徽章、明信片、册子、手办、海报……很多摊位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现场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彼此谦让。这些俊男美女的消费能力也的确令人瞠目咋舌。

在一个公共摊位,每张台面上都放一本样刊供人阅览,还备有纸笔,供阅览者留言,我也翻阅了几本热门样刊,跌宕起伏的情节,再加上精美而夸张的画面,让人爱不释手,翻阅读者留言,都是满满的赞美与祝福...…

但同时也让我真正见识了“腐向”、“百合”口味,那些按常理应该出现在男女情侣之间的亲昵对话和动作,却出现在男男和女女身上。而有趣的是,似乎带“腐向”口味的内容更受欢迎,连女生也喜欢,彼此津津乐道,推荐同行人共阅。

一个小男孩正坐在地上翻阅几本刚买来的漫画,画面精美,色彩艳丽,呈现的是最理想化的女孩,乖巧、可爱、有活力、身材高挑曼妙,颜值更是没得说。

这种画面,我一个老成年人虽然只是路过瞄了一眼,都难免不怦然心动……

总感觉这种画面不应该出现在孩子们的认知世界里。

网友评论

洋光摄客

一个前新闻摄影工作者,做客观、真实、积极的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