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48小时,特朗普突然改口,中方若不肯妥协,美国将继续征重税

军事 04-29 阅读:1 评论:0

特朗普果然耐不住了。前些日子他还在对华态度上放软,甚至悄悄把部分电子产品列入关税豁免清单,摆出一副“愿意谈”的姿态。结果,沉默了48小时后,他突然又改口了。

日前,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记者采访时,一改前几天释放的缓和信号,再次强硬喊话:“中国必须做出实质性让步,否则美国不会取消加征的关税!”他还额外加码,要求中方“开放市场,采购更多美国商品”。

这态度转变之快,简直让人跟不上节奏。前几天还在暗示可能降低关税,现在又摆出一副“不妥协就继续加税”的架势。他到底在玩什么把戏?是因为中方连续辟谣“中美谈判”让他脸上挂不住,还是他又觉得关税力度不够,中国始终不肯低头?又或者,这几天美国财长贝森特忙着参加G20会议,没空管他,所以他跟贸易鹰派纳瓦罗聊多了,又被灌了一耳朵强硬论调?

外界现在摸不清特朗普的真实想法,但他的最新表态确实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中美正在谈判,而他突然提高了要价。可问题是,中国压根没跟他谈。中国央行行长和财政部长虽然人在美国,但美媒死盯中方代表团的行程后发现,中方全程专注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议和G20财长会,根本没安排任何与美国政府的双边会谈。

对于这次特朗普改口,中国驻美使馆已经强调,如果美方真想对话解决问题,就要纠正错误,停止威胁讹诈,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一边说要达成协议,一边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中方这番驳斥的态度很明确:不谈。理由很简单,特朗普的承诺没有任何意义。4月中旬,他刚把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涨到125%,没过多久又试探性地豁免部分电子产品关税,结果一看中方没反应,马上又翻脸加码。

这种反复无常的谈判风格,谈也白谈。更何况时间在我们这里,美国智库税收基金会最新研究显示,如果贸易战持续下去,美国普通家庭年均消费额增加2100美元,通胀长期维持在5%以上。可即便如此,特朗普依然沉迷于“极限施压”的老套路,以为嗓门够大就能逼中国让步。

但中国压根不接招。中方的策略很清晰:你加税,我反制;你喊话,我无视。中国商务部直接表态:“美方对华轮番加征畸高关税已沦为数字游戏,中方不予理会。”这种冷处理并非被动退缩,而是基于市场实力的战略定力。毕竟,中国对美出口占GDP的比重已从2018年的4.1%降至2024年的2.3%,贸易战的杀伤力大幅削弱。

更关键的是,贸易战的王牌都在中国手里。

第一张牌是稀土。美国70%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中国早在2023年就把18项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列入出口限制目录,美国就算自己挖出稀土,也炼不了。五角大楼最新统计显示,美军战略物资库存仅剩40%,稀土的经销商储备只够撑两个月。一旦断供,美国军工生产线可能直接瘫痪。

第二张牌是供应链替代。特朗普以为加税能逼制造业回流美国,但现实是,全球80%的制造业供应链集中在亚洲,而中国是核心。中国企业早已在东南亚、拉美等地布局产能,形成“中国技术+海外工厂”的全球网络。以光伏产业为例,即便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天价关税,中国企业仍能通过墨西哥、老挝等新通道规避风险。

第三张牌是精准反制。美国农民最先扛不住。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美国大豆买家,2017年进口量占美国出口总量的60%。但贸易战开打后,中国迅速转向巴西,近期一口气采购了240万吨巴西大豆,直接切断了美国大豆的“转口贸易”路径。更狠的是,中国联合巴西、阿根廷搞了个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要求每批大豆的种植地GPS坐标、收割时间、运输路径全部上链,彻底堵死美国大豆“洗澡蟹”式混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此举将直接打击特朗普的铁票仓!

特朗普当然也知道问题严重,但他没有任何解决办法。迄今为止,白宫连“关税危机应对工作组”都没有组建成功,谈什么解决问题!

所以,特朗普的强硬喊话,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表演。他需要向国内展示“对华强硬”的人设,但又扛不住经济反噬。4月下旬,美国股市因关税问题暴跌,英特尔市值蒸发,波音因中国订单取消损失惨重。华尔街大佬们坐不住了,直接给白宫施压。特朗普这才改口称“愿改善中美关系”,甚至放风要把关税从145%降到50%-60%。可一看中方没反应,他又急吼吼地加码威胁,生怕显得自己“软了”。

但中国根本不吃这套。中方的态度很坚定:美国必须先取消全部单边关税,否则免谈。这不是“讨价还价”,而是底线。贸易战打了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仅没缩小,反而扩大了。加征的关税90%由美国消费者买单,通胀长期高位运行。这场仗,美国早就输了,只是特朗普嘴硬不肯认。

现在,球在美国脚下。5月、6月是美国供应链的关键节点。稀土库存见底、农产品滞销、通胀压力加剧……到时候,特朗普还能硬撑吗?中国可以等,但美国等不起,这场贸易战的结局早已注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