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教授西装下的蓝血秘密:潜伏400年的外星人,一滴泪蚀穿钢板

历史 03-15 阅读:9 评论:0
楔子

香港有四大才子,分别是金庸、倪匡、黄沾和蔡澜,四人各有所长,金庸写武侠小说,倪匡写科幻小说,黄沾写流行歌曲,蔡澜写美食,都是一时之选。

在那个尚未普及电脑的年代,倪匡以 “一日万字、周周无休” 的创作节奏,居然写了四十多年。

更神奇的是,他的灵感仿佛永不干涸的泉眼,一生创作了数量高达几百部的科幻小说,创造了文学创作的一大奇迹,成为写汉字最多的作家。

倪匡的才华得到了金庸的高度认可,在金庸前往欧洲旅行期间,他曾代笔续写《天龙八部》。

在他笔下,阿紫的眼睛被写瞎,这一情节的大胆设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倪匡在创作思维上的独特与不羁。

倪匡在武侠打斗场景的刻画上,相较金庸稍显逊色,少了几分大气磅礴,但对情节的真实刻画与奇幻构思,可谓是独树一帜,又比金庸高了一筹。

今天,我们以他的经典之作《蓝血人》为例,来领略倪匡的奇伟想象!

一、蓝血谜案

凌晨三点的港大医学楼,解剖台上的尸体突然渗出荧蓝液体。

实习医生的手指刚触到那抹诡异的蓝,整条手臂瞬间碳化成灰……

这不是恐怖片的开场,而是倪匡笔下《蓝血人》的经典场景。

当警方将案件归档为"实验事故"时,混在围观人群中的方天教授低头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他瞳孔深处的幽蓝暗芒。

这个总穿着英伦三件套的年轻学者,每年会在开学典礼朗诵雪莱的《西风颂》。

没人注意到他的特别:

办公室永远维持18℃恒温,白大褂下藏着注射蓝色药剂的针孔,更诡异的是二十年来他的容貌未曾改变。

直到卫斯理为追查日本黑帮的"人体自燃案",意外撞破方天徒手融化金属的瞬间,一个横跨星际的惊天秘密才被撕开血淋淋的缺口。

二、致命邂逅

"你见过会流泪的硫酸吗?"

方天将威士忌推给卫斯理时,指尖在玻璃杯上蚀出梅花状孔洞。

这个优雅如英国贵族的外星逃亡者,用四百年前从土星带来的文明碎片,在湾仔开了间名为"蓝色多瑙河"的酒吧。

当霓虹灯牌映亮他瞳孔中流转的星云时,卫斯理终于看清那抹不属于地球的深蓝。

方天的蓝色血液遇到氧气就会化作剧毒,这个设定让每次生死交锋都充满诗意的残酷。

最令人脊背发凉的是东京街头那场雨战——方天割破手掌,让混着蓝血的雨水化作硫酸瀑布,追击的黑龙会杀手在蒸汽中化作白骨,而他只是轻轻哼着肖邦的《雨滴》前奏曲。

三、千年孤独

在倪匡笔下,科幻外衣包裹的永远是极致的人性实验。

当方天揭开西装露出心口狰狞的金属装置,那段跨越光年的流亡史才浮出水面:

这个来自土星第七卫星的科学家,四百年前因反对母星的人体改造计划被流放地球。他胸腔里跳动的不是心脏,而是用反物质驱动的星际罗盘,每次心跳都在计算着回归母星的轨道。

最刺痛人心的不是外星科技,而是方天在日记里写下的那句话:

"我在地球学会三十七种语言,却找不到一个能听懂孤独的词汇。"

当他用量子通信向母星发送了四百年的求救信号,得到的永远是无尽沉默。

直到某夜他在太平山顶摘下人类伪装,浑身蓝光如星环流转,对着银河系方向发出非人的嘶吼,整座城市的流浪狗集体噤声。

四、终极对决

倪匡将科幻惊悚推向巅峰的,是隐藏在九龙城寨地底的"蓝色计划"。

当日本财阀发现方天的细胞能让人体突破物理极限,他们用液氮囚禁这个外星人,在零下196℃的环境里活体解剖。

实验室的玻璃舱内,方天被肢解的蓝色躯体不断再生重组,而玻璃外穿白袍的科学家们正在举杯庆祝"永生技术"的突破。

卫斯理带着微型核弹杀入地狱般的实验室时,看到的却是永生难忘的场景:

数千个克隆方天在营养液里沉浮,他们的蓝血通过管道汇成星河,最终注入某个政要的静脉。

这场超现实屠杀的高潮,是方天启动反物质心脏自毁程序,整座城寨在蓝色极光中化为基本粒子,而他在消散前最后望向卫斯理的眼神,竟带着解脱的笑意。

五、宇宙乡愁

当故事结尾的飞船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倪匡突然笔锋一转:

二十年后,卫斯理在巴黎街头偶遇演奏《蓝色多瑙河》的流浪艺人,那人抬头时金丝眼镜闪过熟悉幽光。

这个开放式结局当年引发轩然大波,读者们挤爆《明报》编辑部追问方天生死,倪匡却笑着反问:

"你们怎么确定地球不是某个高等文明的流放监狱?"

《蓝血人》最恐怖的从不是外星科技,而是撕开人类认知边界的战栗感。

当方天说出"你们所谓的人性,不过是碳基生物的条件反射",我们突然惊觉自己何尝不是困在太阳系的"蓝血人"。

倪匡用科幻寓言解构了香港的殖民伤痕——那个说着牛津腔英语却流着蓝色血液的方天,何尝不是焦虑的终极隐喻?

结语

2002年《蓝血人》改编电影上映时,倪匡在首映礼说了段意味深长的话:"科幻小说里最可怕的外星人,永远长着人类的面孔。"

在马斯克狂推脑机接口的2025年,《蓝血人》的每个毛孔都在发出警告:

- 当你在元宇宙里欢呼时,是否正在给“高等文明”打工?

- 当你给AI投喂数据时,会不会养出下一个方天?

- 当基因编辑技术能改造血液时,你会选择变成“超人”吗?

这部60年前的老书,早给所有人打了思想疫苗:比外星入侵更可怕的,是人类正在丧失的温度。就像方天消散前说的那句:“你们的血是红色,但有些人的心...…比我的血还冷。”

估计看过这部小说的人,都已经人到中年了, 现在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吗,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