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飞董袭莹事件后,大家已经不再关心出轨了

动漫 05-03 阅读:435 评论:1

只能说,出轨市场已经被教育到成为司空见惯的常识了。

大家对于这种事已经不再关心了。以前一说到出轨,尤其是某些明星,艺人,能好几周甚至几个月持续在热搜榜单里。

现在大家看到出轨,就当是家常便饭。人们不再谴责出轨人,反而开始羡慕,羡慕肖大夫。

羡慕之后,是向往,向往之后,是后悔。

后悔自己当初没好好学习,没选个医学专业,没去医院里当个医生,以至于到了30来岁,依旧母胎solo,没有一点可以接触到优质女性的机会。

就别说优质女性了,就算是肖大夫事件之后,他的那些三儿,四儿,五儿们再度流入市场,跟大多数普通人还是没有多少关系的,结不了婚,我们只能找自己的问题。

难怪大家伙现在普遍不相信爱情了,毕竟,出轨不再是简单的道德危机,它是一个时代婚恋观在不断推陈出新,在进步的证明。

出轨是婚恋市场的进化论,是用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

潘金莲毒杀武大郎时,施耐庵蘸着血泪写"淫妇该死";徐志摩对妻子始乱终弃的时候,被骂“渣男祖师爷”;而今肖飞教授与董小姐的"学术合作"被曝光,热搜评论区竟有人科普"婚外情个税扣除标准"。

这世道,出轨的道德审判竟比股市还波动,连潘金莲转世都得惊呼:"老娘冤枉啊,我当年只是犯了一个天下女人都会犯的错误而已。"

翻开《大明律》,通奸罪要"杖八十枷号一月",潘金莲若生在洪武年间,早被浸猪笼浮在运河上了。

可您瞧现在这世道:某上市公司CEO出轨女下属,董事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的不是道德问题,是"如何将负面影响转化为品牌曝光"。这哪是道德滑坡?分明是价值体系的量子坍缩!

以前我们最爱调侃曹操的"人妻控",可曹老板要是活在今天,看到深圳某科技公司开发的"婚外情风险评估模型",怕是要掀了案几:"我抢人妻是为江山社稷,你们这算盘珠子拨得比赋税还精!"

当出轨从道德审判变成SWOT分析,咱们的老祖宗怕是要从棺材里伸出大拇指:"后生可畏!"

其实婚姻这个道德观真的是在不断进化,没有往好的方向走,反而是越来越没有底线。

诸位可记得《诗经》里那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三千年前的婚姻就是场物资交换,出轨?不存在的!

到了唐代,元稹写"曾经沧海难为水",转头就纳了小妾,这道德弹性可比今天的开放婚姻协议还离谱。

及至民国,徐志摩为了林徽因离婚,沈从文还赞他"浪漫骑士",如今某明星七年出轨七次,粉丝竟喊"哥哥真性情"——这道德标准的过山车,怕不是坐了时光机?

更绝的是当代社会的"出轨经济学":北京国贸的咖啡厅里,中产夫妻一边计算"情感外包成本",一边背诵《民法典》第1087条;上海陆家嘴的金融精英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计算离婚期权价值。您说这算不算黑色幽默?婚姻成了资产负债表,出轨倒成风险对冲了!

量子物理学家瞧见这出轨现象,怕是要拍案叫绝——您瞧这"既忠诚又背叛"的叠加态,活脱脱《金瓶梅》里西门庆的现代版:白天在狮子楼谈"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晚上在翡翠轩发"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朋友圈。

某互联网大厂的CTO甚至开发了"情感多线程管理系统",这技术要是拿到北宋,欧阳修怕是要把《醉翁亭记》改成《出轨亭记》。

更魔幻的是古人智慧竟有"前瞻性":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搁现在就是"你非我安知我是否出轨";苏轼写"一蓑烟雨任平生",放到今天就是"东窗事发淡然处之"。

易中天讲《论语》时总笑孔子迂腐,可若孔夫子穿越到2024,面对"开放式婚姻协议",怕是要把"克己复礼"改成"克己无礼"了!

要说这届网友,那可真是被社会毒打出了高级段位。肖飞事件发酵时,有人用SPSS分析出轨时间与医院门诊量的相关性,有人用Python爬取聊天记录生成"情感热力图",还有UP主一本正经论证"多巴胺峰值与职称评审的量子纠缠"。这哪是吃瓜?分明是搞科研!

最绝的是道德审判的"行为艺术化":南京某法院受理的"新型出轨案"中,原告竟要求判决被告"情感侵权",法官捧着民法典面面相觑,最后发明了个新罪名:"精神越界未遂"。

您说这算不算荒诞?连出轨都玩出了后现代主义!

肖飞董小姐事件最终以双方发表"科研伦理联合声明"落幕,声明中"情感实验"与"学术规范"的措辞之严谨,堪比诺贝尔奖得主的致谢辞。这或许就是当代社会的生存智慧——当道德标准变得模糊,咱们至少得保持优雅的体面。

只是夜深人静时,您会不会突然想起《红楼梦》里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出轨从洪水猛兽变成社交谈资,咱们失去的,究竟是道德底线,还是对真挚情感的信仰?

这问题,或许再过段时间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5-03 16:44:44

    女人不要贞洁了就会变得越来越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