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洪泛区兴起水上学院:雨季泛滥期照常授课
在孟加拉国,有这样一片神奇又充满挑战的土地,约三分之一的区域,尤其是东北部,海拔仅仅高出海平面一米。当地人称这些湿地为 “haor”,每逢季风季节,这里就仿佛被大自然施了魔法,摇身一变,成为一片汪洋,而且这洪水一淹就是七八个月之久。想象一下,原本熟悉的道路被无情淹没,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想要像往常一样去传统学校上学,简直难如登天。但人类的智慧总是无穷的,为了让孩子们在雨季泛滥期也能照常接受教育,水上学院应运而生,宛如一艘艘知识的方舟,在洪水中为孩子们开辟出一条求知之路。
水上学院的诞生,有一个温暖的故事。穆罕默德・瑞兹旺,Shi Dhulai Swanirvar Sangstha 的创始人兼执行董事,他的童年记忆为这个创意埋下了种子。他在一个洪水频发的地区长大,小时候,每逢雨季,他只能坐着自家的船去上学,可他的很多小伙伴就没这么幸运了。于是,他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如果孩子们因为洪水无法去学校,那学校就应该乘船去找他们。” 在全球儿童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等组织的帮助下,2002 年,第一艘水上学校的船扬帆起航,就此开启了孟加拉国教育的新篇章。
这些水上学院可不简单,它们就像灵活的水上巴士,直接从孩子们的家门口接送学生。每天,船只沿着河流前行,停靠在各个站点,把孩子们接上船,等船上坐满了学生,就在最后一站正式开启上课模式。你瞧,虽然没有传统教室的四面围墙,但这些船上的学生们,一点也不比其他学生差。在孟加拉国,小学适龄学生超过 900 万,而政府和非政府小学总数却只有约 11 万所,且该国湿地居住着大约 2000 万人,这里能完成中学学业的人口比例还不到 1%。在这样的教育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水上学院的出现,意义非凡。自项目启动以来,Shi Dhulai Swanirvar Sangstha 的水上学校已经惠及了 8 万多名学生,而孟加拉国最大的非政府组织 BRAC 从 2012 年开始运营的水上学校,也让 1.4 万多名学生受益,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入学率。
BRAC 的一些船上还别有洞天,设有迷你图书馆、科学实验室等,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室里,大大的窗户透进充足的阳光,带来新鲜的空气,前面有黑板,旁边还有依靠太阳能供电的电脑。想象一下,孩子们坐在这样的教室里,一边听着老师讲课,一边看着窗外波光粼粼的水面,那该是一种多么独特又难忘的学习体验啊。在这些水上学院里,学生们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会定期反思和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学习劲头十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上学院的模式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有了更多资金的支持后,这种水上模式被广泛运用到其他领域,水上诊所、图书馆、职业培训中心、水上农场等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出现。就拿水上农场来说,这可是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帮助当地居民应对现实困境的好例子。
不得不说,孟加拉洪泛区的水上学院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它不仅解决了孩子们在雨季上学难的问题,更为当地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孩子们的未来点亮了希望之光。大家不妨也为这些充满智慧和爱心的水上学院点个赞,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别忘了关注我哦,祝大家都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收获满满,生活顺心如意,财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