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9岁的女知青黄丽萍,隐瞒自己显赫的身份,心甘情愿的在北大荒劳动,1

寰宇烽火 2025-07-29 20:12:11

1969年,19岁的女知青黄丽萍,隐瞒自己显赫的身份,心甘情愿的在北大荒劳动,10年后,她放弃回城的机会,安心在乡下生活,谁料,一封信的寄来,打破了她平淡的生活。 1969年一个叫黄丽萍的19岁宁波姑娘,踏上了北疆的土地,在那个年代,这片地方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北大荒”。 谁曾想这位看似文弱的江南女子,竟出身于显赫的革命世家,她的父亲贵为新中国首任海军工程部部长,更是一位历经长征烽火、战功累累的老红军战士,在家里黄丽萍是备受宠爱的娇娇女,从小到大连衣服都没亲手洗过,对“贫困”二字压根儿没什么概念。 可那个上山下乡的浪潮,还是涌进了她的生活,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热血沸腾地报了名,在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她也觉得自己该去做点“更有用而崇高的事”。 弟弟曾劝她留下,陪陪母亲和妹妹,谁知这个平时娇弱的姐姐,竟背着家人偷偷报了名,而且选的还是最艰苦的北大荒,这更像是一种和自己较劲的证明。 一下火车,黄丽萍就呆住了,眼前没有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只有一望无际的荒凉,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瞬间就把她精心梳理的麻花辫吹得凌乱不堪,这刺骨的冷是她在水乡从未体验过的。 没过多久,她的手上就生满了冻疮,夜里常常冻得睡不着,心里不是没有后悔,但骨子里的倔强让她告诉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绝不能让同学看笑话。 当时的知青点,女知青算上她只有两个,另一个女孩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紧紧抓着黄丽萍的手,也就在那一刻,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姑娘忽然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她一边安慰同伴,一边张罗着大家动手,硬是把几间破屋子收拾出了几分家的味道。 黄丽萍性格开朗,很快就和当地村民熟悉了起来,论干农活,她一个南方姑娘自然比不过壮实的当地人,可她的心灵手巧却派上了大用场。 她教村里的妇女织毛衣,孩子们衣服破了洞,也总爱来找她,央求她绣个好看的花样补上,孩子们满足的笑脸和村民们的夸赞,成了她在这片苦寒之地坚持下去的动力。 时间一长,村里热心的大娘大婶们开始给她的姻缘“牵线搭桥”,在大家的撮合下,她稀里糊涂地见了一个男人,对方也是九年前来到北大荒的,家里以前也是干部,也算是个文化人,为人踏实肯干,在村里口碑很好,两人接触下来都觉得彼此性情相投,便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结婚时,黄丽萍体谅男方家境贫寒,什么彩礼都没要,谁能想到一位将军的女儿,就这样心甘情愿地嫁给了一个一穷二白的农村青年,由于时局特殊,她甚至没能通知远在天边的父母,只征得了同样下乡的弟弟的同意,便安心地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婚后的日子虽不富裕,却也温馨,丈夫勤劳能干,她又是持家的一把好手,两人搭伙过日子,成了村里人人都羡慕的一对,不久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后来,知青返城的大潮来了,黄丽萍也拿到了回城名额,可她放弃了,离家四年时她曾回去探亲一次,看到母亲和弟妹们挤在狭小的旧房子里,而她早已习惯了北大荒的辽阔与质朴,她觉得这里的人“个顶个的好”,她的家也在这里,她不走了,而她的丈夫,对妻子的真实身份,依然一无所知。 然而当她离家整整十年之际,一封家书骤然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她的丈夫凝视着信封上"黄思深"这个落款,双手不住颤抖,半晌才艰难开口:"你竟是开国将军的千金...嫁给我实在委屈你了,如今既有机会,你...回去吧。" 黄丽萍读完家书,明白这是家人要她回去的意思。可她一把攥住丈夫的手,眼里噙着泪花,声音却斩钉截铁:"你尽说傻话!咱们在这片土地上把日子过红火了,比什么都强!" 夫妻俩抱头痛哭了一场,所有的隔阂与顾虑,都在泪水中烟消云散,从那以后,谁也没再提离开的话,黄丽萍从未想过要倚仗父母的权势,而她的父母也同样正直无私,从不为子女“开后门”。 对当初留下的决定,黄丽萍从未后悔,她的爱情、她的家庭,她人生的根,早已深深扎进了这片曾被称为“北大荒”的黑土地,可她的故事并非独一无二,而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知青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与选择,在一个宏大的时代命题下,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关于爱与坚守的答案。 主要信源:(中国作家网——《《北京文学》2018年第10期|朱晓军 杨丽萍:留守知青,你在他乡还好吗(节选)》)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寰宇烽火

寰宇烽火

展示全球航空动态,分享全球最新防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