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威胁到俄罗斯安全,所以必须打,可打着打着,事情就变味了,俄罗斯不光占了乌东四个州,现在还继续往前推,甚至国内有人开始嚷嚷要重建"大俄罗斯",这场仗,早就不是当初说的"自卫"那么简单了。 战争初期,俄罗斯确实以乌克兰可能加入北约为借口发动了进攻,但事实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一直受到北约内部的限制。直到2025年,北约仍未正式邀请乌克兰加入,甚至连美国都开始施压乌克兰妥协。 这说明俄罗斯所谓的“安全威胁”更多是一个借口,而非实际存在的危险。 然而,俄罗斯的行动并没有停留在阻止北约东扩上。从2022年占领克里米亚开始,俄罗斯一步步扩大控制范围。到2025年,俄军已经控制了乌克兰东部四个州约18%的领土,并且还在继续推进。 更令人担忧的是,俄罗斯国内开始出现重建“大俄罗斯”的声音。普京在2025年6月的一次讲话中甚至宣称,“凡俄军所至,皆为俄土”,这种沙文主义言论直接反映了俄罗斯的扩张野心。 俄罗斯的扩张行动不仅体现在领土上,还包括对当地文化和政治的控制。 在占领区,俄罗斯强制推行“俄罗斯化”政策,包括发放俄罗斯护照、修改教科书、限制乌克兰语教学等。 例如,马里乌波尔的学校被迫改用俄罗斯教材,教师被送往俄罗斯接受培训。 这种文化侵略的目的是彻底抹去乌克兰的民族identity,将这些地区纳入俄罗斯的版图。 战争对乌克兰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超过1000万乌克兰人被迫逃离家园,成为难民。 顿巴斯地区持续8年的冲突已经导致3000多名平民丧生,超过2200座民用基础设施被摧毁。 而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止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2024年,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投入5万预备队强攻,导致乌军防线多处告急。 其实俄罗斯的扩张行为也对其自身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2025年俄罗斯GDP增长2.1%,但主要由军工驱动,民用工业萎缩12%。 能源出口因制裁锐减40%,财政赤字达GDP的4.8%。 更严重的是社会矛盾激化,军工厂工人工资上涨30%,而教师、医生实际收入下降15%,引发了50余城市罢工抗议。 面对国内外的压力,俄罗斯还是并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 相反,其战略目标从最初的阻止北约东扩转变为重塑势力范围,俄罗斯试图通过控制乌克兰的东南部地区,建立一个以俄罗斯为中心的联盟,恢复苏联时期的影响力。 然而,俄罗斯的扩张行为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联合国多次谴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 尽管如此,俄罗斯仍然坚持其扩张政策,这不仅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也对全球安全构成了威胁。 回顾这场战争,俄罗斯的初心早已改变。从最初的“自卫”到后来的领土扩张和重建“大俄罗斯”,俄罗斯的行动暴露了其真实的战略意图。
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威胁到俄
墨海深处寻宝
2025-07-28 18:14:1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