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称为“中国最贪财风流”的尼姑,白天在寺庙守着清规戒律,晚上却开豪车,住千万别

历史不陌生 2025-07-28 11:15:30

她被称为“中国最贪财风流”的尼姑,白天在寺庙守着清规戒律,晚上却开豪车,住千万别墅,还在夜店和男人风流…… 她叫史爱雯,1967年生于吉林农村,后来剃度出家,法号“释智定”。 可她不是来清修的,是来发财的。 在寺庙里,她是慈眉善目的智定法师,口口声声讲无欲无求。 可出了庙门,她就是“史姐”,穿着几万块一套的名牌,喝红酒、买豪车,身边男人不断。 她人生最开始,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但她从小就不想在土地上刨一辈子,她想要钱、想要体面,想要城里的生活。 九十年代初,港剧热播,电视里灯红酒绿的香港,成了她的梦想。 于是,她动身去了香港,住的是朋友的隔间,吃的是泡面,靠打散工糊口。 没身份、没学历,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她很快就打起了“嫁人拿身份”的主意。 她也不挑,最终选了个本地货车司机,结婚七年,拿到了香港身份证,立马离婚走人。 她以为自己拿到门票就能一步登天,结果生活依旧贫苦,她越发不甘。 直到有一天,她去了庙里,那是香火鼎盛的定慧寺。 她发现,每天都有不少香客来拜佛,动辄几千几万的功德钱,流进功德箱里,没人追问、没人监管。 她看懂了:这才是真正的“赚钱门道”。 于是她开始频繁进寺,扮作可怜的苦命女人,赢得住持的信任。 没多久,剃度出家,法号释智定,从此披上了尼姑的“马甲”。 在寺里,她非常敬业,扫地、诵经、接待香客,样样上心,渐渐成了师姐妹中最得信赖的那一个。 主持圆寂后,她顺理成章成了新一任住持,从那一刻开始,她的“发财路”正式开启。 寺里的钱她说了算,功德箱里一天几万,她悄悄挪作私用。 没过多久,她的生活悄然改变,一身居士服换下,她穿上LV、Prada,涂着大红唇,晚上去兰桂坊和男人把酒言欢,第二天又回寺讲佛理。 她还结了婚,嫁的是另一个“假出家人”。两人名义上是同修,实际上是夫妻。 她把他安排进寺庙工作,白天装作无交集,晚上住进价值千万的别墅,共享豪车。 外面人都以为她是高僧清修,没人知道,她住着豪宅、养着情夫、用着香客的钱买奢侈品,把佛门过成了富人会所。 寺庙的名气越大,她骗到的钱就越多。 她以“修寺”“弘法”为名,向香客募捐,明星、富商都慷慨解囊,一次几十万、几百万地投。 有人起疑,她就摆出一副慈悲庄严的样子,说什么钱都用来修法堂、建佛像。 实际上,全进了她的私人账户。 她以为自己天衣无缝,没人能识破。 直到2015年,有香客举报,警方介入,她的双面人生彻底曝光。 媒体大篇报道:“寺庙住持疑似挪用功德款买别墅、豪车”“尼姑生活奢靡如富婆”。 很快,被依法处理,寺庙关闭。 那个香火旺盛的定慧寺,从此香火断绝,徒留荒草。 说到底,史爱雯不是没脑子,而是把脑子都用错了地方。 她看透了人心,却骗尽了信仰,她借了佛的壳,却干着背信弃义的事。 她曾有选择清修、积德、渡人的机会,最终却选了金钱、欲望和欺骗。 一念之间,天堂地狱。 有人问,史爱雯到底错在了哪? 她错在以佛门之名,行世俗贪欲,借信仰之力,谋个人私利。 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事,它戳破了某些寺庙乱象,也提醒我们: 再神圣的地方,一旦权力和金钱缺乏约束,也可能变成贪腐的温床。 真正的信仰,靠的不只是礼佛诵经,更要守心、守戒。 没有敬畏的人,再披袈裟,也是俗人一

0 阅读:728
历史不陌生

历史不陌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