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年,石敬瑭奄奄一息,把5岁儿子石重睿托付给丞相冯道,啥也不说。石敬瑭此举,可谓相当高明,虽然石重睿没能继位,却也可以善终,也算是赢家。 说起石敬瑭,人们很容易想到燕云十六州,如果不是石敬瑭坑了后唐,借助契丹骑兵帮忙夺取皇位,中原也不会失去屏障,让后来的北宋苦不堪言。 客观看待历史,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的情况很复杂,当时燕云地区也不在他手里。两宋的虚弱,对契丹、女真、党项作战屡次受挫,损失惨重,人们总是认为是石敬瑭挖坑。 燕云十六的历史,尚且不说,石敬瑭在托孤方面还是非常给力。作为沙陀人建立的第二个王朝“后晋”太祖,石敬瑭对唐末藩镇混战的情况很了解,他知道生存的不易。 942年,石敬瑭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把丞相冯道叫过来。冯道,号称丞相“不倒翁”,前后效力于十位皇帝,为人本分老实。无论是谁当皇帝,冯道都忠于职守,做自己分内之事。 冯道的为人,石敬瑭十分清楚,此人对皇位没啥感觉,值得托孤。因为,儿子石重睿才5岁,啥都不懂。算上养子石重贵,石敬瑭有7个儿子,石重睿年纪最小,也是唯一还在世的亲生儿子。 后晋的皇位能传给石重睿吗?从个人感情角度看,石敬瑭确实希望皇位能在自己的血脉中传承下去。但是,五代十国情况特殊,王侯相将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5岁的儿子石重睿如何镇得住场面。 为了让石重睿活下来,石敬瑭可谓用心良苦。冯道前来探望,石敬瑭让儿子石重睿从屏风后面走出来,让宦官抱住石重睿,把他送到冯道的怀中,然后也不说话。 史载:“以宦者抱持寘道怀中,高祖虽不言,左右皆知其以重睿托道也。” 石敬瑭啥也不说,没有表态让石重睿当皇帝,也没说不让石重睿当皇帝,但大臣都知道石敬瑭的想法。石敬瑭想让冯道照顾石重睿,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如今提前“父子相认”。 石重睿年纪还小,只有5岁儿子,还是虚岁,实际不到4岁。如此,石重睿若是真的当了皇帝,石敬瑭遗诏让冯道辅政,石重睿能活过一个月就是幸运。 冯道老实本分,办事踏实,但能力有限,且环境复杂,他承担不起类似周公、诸葛亮、慕容恪的角色,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辅佐幼主,稳住江山基业。 942年秋季,石敬瑭病逝,谁来继承皇位呢?5岁的石重睿自然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没有遗诏,故而冯道、景延广拥戴28岁的石重贵。 石重贵能打仗,军事水平不错,对皇位有想法。如今,冯道、景延广把皇位交到自己手上,他感激不尽,自然就善待石重睿,没有变成第二个石虎。 当年石勒建立“后赵”,侄子石虎出力最多,而石勒却传位给自己的尚未成年的儿子,结果可想而知,石虎是一个也不放过。 石敬瑭很聪明,他不表态让石重睿继位,冯道、景延广有了操作的空间,以“天下乱世,国当有长君”为由,选择了石重贵。 石重贵在位5年,对石重睿很不错,好吃好喝招待,授予他开封府尹、振武军节度使、忠武军节度使,也没为难他,兄弟感情深厚。 947年,由于大将杜重威坑人,导致晋军惨败,被契丹攻灭。耶律德光灭亡后晋时,俘虏了石重贵一家老小,包括石重贵、石重睿在内的皇室成员,都被契丹押送到黄龙府,随后改为辽阳。 辽阳成了石家的归宿,石重贵、石重睿在这里生活。相对后来的金国而言,契丹对待石家很不错,赏赐他们50顷土地,可以安居乐业,虽说也不时被羞辱,但比后来的宋徽宗、宋钦宗强。 974年,石重贵病逝,善终。石重睿结局如何呢?后晋灭亡时他10岁,而且在辽阳还有土地与住所,应该也是善终,只是他名气不大,史书没记载。#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942年,石敬瑭奄奄一息,把5岁儿子石重睿托付给丞相冯道,啥也不说。石敬瑭此举,
时光沉淀韵味
2025-07-27 20:40:07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