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即将全面兵变,进军基辅?”当地时间2025年7月24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局长瓦西里·马柳克中将发出严重警告,乌克兰调查局对乌克兰国民卫队展开的抓捕,对乌克兰前线官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一切还得从7月22日说起,当天深夜,乌克兰调查局以涉嫌贪腐为由,在医院病房带走了国民卫队副司令亚历山大・比卢斯准将,这位在巴赫穆特战役中坚守47天的“乌克兰英雄”,此刻居然成了阶下囚!
而他的腿部还缠着带血的绷带,其中还有未取出的弹片,就被强制戴上手铐押上装甲车。更让人寒心的是,调查局连个像样的证据都没拿出来,就凭一纸搜查令抓人。
消息很快传遍了20万国民卫队的加密通讯群组,驻扎在扎波罗热的第15国民卫队士兵们瞬间炸锅:“连战争英雄都要送进监狱,下一个会不会轮到我们?”
随着恐慌情绪的愈发蔓延,有匿名军官向《基辅独立报》透露,多个前线旅级单位出现士兵拒绝执行调动命令的情况,部分部队甚至私下成立“军官委员会”,讨论如何应对可能的政治迫害。
就连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局长都不由得发出严重警告,质疑这招是在搞政治清洗。毕竟按照乌克兰法律,国民卫队高级将领的处置权在国防部或国家安全局,可调查局直接隶属于总统办公室,没权利直接抓人。
其实,乌克兰国防部的贪腐问题早已是“司马昭之心”。2024年曝光的一起军火采购案中,国防部官员与利沃夫兵工厂合谋侵吞4000万美元,导致10万枚迫击炮弹“人间蒸发”;2025年6月,又有近200亿格里夫纳(约合36亿人民币)的防御工事资金被贪污,直接导致俄军攻占十几个定居点。这种“前方流血、后方捞钱”的操作,早已让士兵们怨声载道。
再加上乌克兰国民卫队本来就是一支不折不扣的“杂牌军”,2024年泽连斯基一纸法令,允许外国人直接加入国民卫队,导致如今队伍里除了乌克兰本地人,还混杂着波兰的“极右分子”、格鲁吉亚的“战争贩子”,甚至还有来自中东的“神秘武装”,以及当年基辅独立广场的示威者。
这样一支成分复杂的部队,本就像个火药桶,而比卢斯事件就是那根点燃的火柴。
事情到这还没完,7月23日,也就是比卢斯被捕第二天,泽连斯基签署了一项争议法案,把国家反腐败局的独立性给取消了,以后调查权全归总检察长办公室。这简直是火上浇油。基辅街头当天就聚集了上万人,有人举着“把腐败分子送进监狱,而不是英雄”的牌子,有人直接往总统府扔鸡蛋。
因为就在前一天,泽连斯基刚改组内阁,把亲信斯维里坚科提拔成总理,国防部、司法部也全换成自己人。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在搞“一言堂”。
更让人玩味的是,俄军似乎嗅到了机会。据俄媒报道,俄军突击队已攻入红军城,而乌军第155机械化旅和第68特种旅竟因信息混乱自相残杀。这种“友军伤害”的戏码,无疑给本就脆弱的乌军防线雪上加霜。
眼见局势越来越紧张,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上将抓准机会赶紧将父母送到莫斯科治病,还转账100万卢布支付医疗费。要知道,瑟尔斯基本就因有俄罗斯血统饱受质疑,如今这波操作更是让他在乌克兰国内彻底“社死”。这种高层的信任危机,让前线官兵们彻底失去了方向。
乌克兰国民卫队的这场危机,本质上是一场“信任崩盘”的连锁反应。从巴赫穆特的英雄蒙冤,到国防部的贪腐丑闻,再到高层的“神操作”,每一环都在消耗着士兵们的忠诚。
当士兵们发现自己在前线卖命,换来的却是后方的背叛与压榨,兵变就不再是天方夜谭。正如历史上无数次兵变所揭示的:当军队失去对政权的信任,再多的武器也挡不住人心的溃败。
如今的乌克兰,就像一艘在风暴中漏水的船,而比卢斯事件,不过是第一个被掀开的漏洞。未来如何收场,恐怕连泽连斯基自己都心里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