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王女士的父亲离世后,她与兄妹协商,不让大哥摔瓦片,认为对方不孝顺;而大哥认

代码诗人 2025-07-27 11:28:00

商丘,王女士的父亲离世后,她与兄妹协商,不让大哥摔瓦片,认为对方不孝顺;而大哥认为这样会被村里人笑话,于是不让他们下葬,坚持要把话说清楚,还称自己并没有不孝顺父亲,是他们冤枉了自己。 据《小莉帮忙》7月26日报道,王女士的父亲90多岁了,最终因疾病缠身不幸离世。 父亲生前,多半是王女士、大姐和弟弟在照顾,她还有一个大哥,对父亲的事情不管不顾,不太孝顺。父亲曾为此说过要去告大哥,大哥因此心生不满。在父亲病危时,他直接到病榻前对父亲说:“你不是要告我吗?你起来啊,去告我呀!” 父亲虽然生病,但意识清楚,听到这话,气得紧紧抓住床单,可自己打又打不过,骂也骂不过,只能忍了下来。不过,由于病情严重,再加上心情不舒坦,没过几天就去世了。 为此,兄妹几人更不满意了。他们觉得,父亲健康时大哥不管也就算了,父亲病危时,怎么还能去刺激他?于是父亲走后,大家都不希望大哥来摔瓦片。 在很多地方有这样的习俗:父亲下葬发丧时,需要摔瓦片或摔碗,这通常由儿子来做,家中有多个儿子的,一般由大儿子负责。 大哥一听不让他参加父亲的葬礼,觉得要是被四邻八乡的人知道,肯定会笑话自己、背后戳脊梁骨,于是赶紧赶到二妹家讨要说法。 此时,二妹家聚集着大姐和弟弟,他们正讨论着父亲的后事,看到大哥来了,大家都不想搭理,因为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父亲安安稳稳入土。 可大哥直截了当地说,摔瓦的事情必须由他来做,谁也不能代替,因为他是家中长子。 这话一出,大家又炸开了锅。王女士认为:“你作为大哥,本应是顶梁柱,可你做好表率了吗?现在还好意思提摔瓦的事?” 其余兄妹也附和道:“生前你不孝顺,现在就别来了,免得兄妹间发生矛盾,让邻居看笑话。” 大哥不同意:“你们不让我摔瓦片,我就不同意把父亲下葬。”事情因此升级到不让父亲下葬的地步。 王女士生怕办理丧事时大哥来闹腾,想先协商好,于是请来调解人员,希望和平处理父亲的丧事。 调解人员来了后,大家又闹成一锅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觉得自己占理。 最后,大哥澄清自己并非不孝顺父亲,父亲生病时,他还骑着三轮车、带着凉席去照顾过,只是兄妹们没看见,所以冤枉了他。 当然,兄妹几人也列举了很多事例,证明大哥不孝顺,双方僵持不下,水火不容。 调解人员让大家先平静下来,别激化矛盾,毕竟死者为大,其他事情等父亲下葬后再讨论。 大家终于听进去了,情绪也平静下来。大哥退了一步:不让自己摔瓦片也可以,但兄妹得出具书面协议,写明不是自己不愿意,而是他们不让。 王女士和弟弟同意了,本来就不想让大哥参加,既然他要协议,写出来也好,免得下葬时发生矛盾。 最后,兄妹几人在村委的见证下写好了协议。调解人员也对王女士说,大哥之前确实做了错事,让兄妹不满,但事后还是要多联系,毕竟只有今生的兄妹,没有来世的。 王女士表示,把父亲的事情安顿好后,会和大哥和平相处,不再纠结往事,希望以后能相互联系、各自安好。 那么,大哥在父亲生前没有尽到孝道,兄妹们都心生怨气,想阻止他去发丧,这是否剥夺了他的权利呢? 《民法典》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安葬权和祭奠权属于人格权范畴,近亲属平等地共同享有。 《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包括对父母死后妥善安葬的义务。 由于当地的习俗一般都是由大哥来发丧,那么这件事情中,兄妹不让大哥发丧,确实剥夺了大哥的权益,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按道理本来也应该由兄弟姐妹协商解决。 反正一切都不应该违背公序良俗,也要朝着有利于家庭和谐的方向去发展,不能将往事的纠纷和不满延续下来,导致父亲的葬礼不能顺利进行。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小莉帮忙7月26日报道。

0 阅读:3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

代码诗人